文学类文本阅读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汝荣兴W教授悄然克隆出了另一个W教授。那另一个W教授,是W教授的第101个克隆杰作。W教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
汝荣兴
W 教授悄然克隆出了另一个 W 教授。
那另一个 W 教授,是 W 教授的第 101 个克隆杰作。 W 教授之所以要克隆到自己的头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先前那整整 100 次的克隆虽然都绝对是成功的,所克隆出来的各式各样的“人”也无一不跟基因的提供者惟妙惟肖,但对于克隆人与本人究竟惟妙惟肖到什么样的程度――具体点说,就是对于克隆人与本人除了外在形体的完全
一致之外,是不是在思维、情感等内在的方面也全部相同之类的问题,他却还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来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而这一类“充分的证据”,似乎也只有从自己和克隆的另一个自己身上去取得,才可能是真正可靠的,因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也才可能全面彻底地、细致入微地去与克隆的另一个自己的思维、情感等作出精密的比较。
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W 教授有着极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十分崇高的献身精神。又由于对自己的克隆是一次比克隆本身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的实验与探索,所以, W 教授是在完全保密的状态下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甚至连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他也从来不曾吐露过有关此事的片言只语或者哪怕是一丁点一丁点的风声。而作为对 W 教授的这一可贵又可敬的实验与探索的回报,是自那另一个 W 教授被克隆出来之后,经过了在实验室里的成千上万次的反复测试和验证, W 教授终于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量证据,并表明了克隆人与提供基因的本人不仅外在形体完全一致,而且其内在的思维、情感等也是全部相同的――真的,有好多好多回,那另一个 W 教授都在被测试时准确无误地说出了 W 教授自己所想要说的话,而且,连 W 教授的潜意识,那另一个 W 教授也完全能表述得毫无差错!
W 教授便因此拟好了他的最新论文的标题: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
不过, W 教授并没有急着去正式写他的那篇论文。我们已说过, W 教授是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对工作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是的,虽然到目前为止 W 教授已掌握了足够多的论文证据,但由于那些证据毕竟都是从实验室里取得的,他便觉得还有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去考察那另一个 W 教授的必要。因此,在接到联合国科研总部发来的要自己去出席首届全球克隆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专题讲演的通知后,经过周详的考虑和准备, W 教授便作出了让那另一个 W 教授顶替自己去参加会议的大胆决定。而且,为了使这一偷梁换柱的举动显得更加天衣无缝,实际上也是为了使自己的这一实验与探索取得更为圆满的结果, W 教授还特意安排自己那位漂亮绝伦的夫人,在她也真假莫辨的情况下随那另一个 W 教授一起前往会议地点……
此后,令 W 教授十分欣喜的是,通过由卫星向全球直播的那次会议的实况,他看到自己的替身千真万确是里里外外都与自己绝无二致的:那另一个 W 教授在大会上所作的专题讲演,虽然事先根本没经过 W 教授授意什么的,但其中的每一句话,所用到的每一个数据,都完完全全是 W 教授所想说和所想要用的;甚至,那家伙在演讲过程中的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譬如上台前要捧起夫人的额头吻一下,再譬如当台下响起掌声时总要举起右手捋一捋自己的头发,又譬如每喝罢一口水后总要推一推自己的眼镜架……都不折不扣地是 W 教授所惯用的!
现在, W 教授感到自己已完全可以正式动手写那篇《关于克隆人的深度报告》了,于是他便欣然又安然地打开了他的书写电脑……
然而,就在 W 教授已将他的那篇论文打印出来,正准备装订成册的时候,他书房的门被“砰”的一下撞开了。
进门来的是那另一个 W 教授。只见那另一个 W 教授左手臂紧箍着 W 教授夫人的咽喉,右手则握着一支直对着 W 教授的激光手枪。
“你这是……” W 教授问。
“我这是要送你上西天去。”另一个 W 教授回答。
“为什么?”
“为了要叫这漂亮绝伦的女人真正成为我的夫人,为了要让在全球会议上作讲演这样的风光和荣誉只属于我……”
就在那另一个 W 教授想要扣动手枪扳机的一刹那,只见 W 教授不动声色地轻轻一按装在他裤子口袋中的一个微型遥控器,那另一个 W 教授便顿时忽的一下变成了一缕烟,从这个世界上彻底地消失了……
紧接着, W 教授让自己那沓厚厚的论文稿纸也同样在顷刻间化作一缕烟,而且,他那克隆人的工作也就此宣告结束。
16. 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强调“ W 教授是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对工作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 ( 4 分)
17. 作者曾就本篇微型小说做过一个简单的概括――一件事,两个人,三个弯。请说说这“一件事,两个人,三个弯”在小说中具体指什么。( 5 分)
18. 如果把最后两段改为:
<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16.
( 4 分) 【 强化读者印象,推动情节发展。( 2 分)为下文 W 教授克隆出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另一个 W 教授作铺垫,也为 W 教授最后销毁掉另一个 W 教授埋下伏笔,使故事结构更为严密。( 2 分) 】
17. ( 5 分)【一件事: W 教授偷偷克隆出自己(另一个 W 教授)来进行研究的事;两个人: W 教授与克隆的自己(另一个 W 教授);三个弯: W 教授偷偷克隆出自己(另一个 W 教授), W 教授让克隆出来的另一个 W 教授顶替自己去参加会议, W 教授最后销毁掉另一个 W 教授。(“一件事”“两个人”各 1 分,“三个弯” 3 分)】
18. ( 6 分)【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 1 )原文结尾更好。作为万物之灵,人总会想方设法控制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 W 教授最后销毁掉另一个 W 教授的结尾更能凸显作者反对克隆人的主旨;同时这一结尾与文中反复强调的“ W 教授是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对工作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相照应;改后的结尾让人恐惧,也与文中反复强调的 W 教授这一形象相冲突。( 2 )改后结尾的更好。改后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文章波澜起伏,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克隆出来的人最终消灭 W 教授,这一结尾更能凸显作者反对克隆人的主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改后的结尾给读者增添了想象空间(克隆出来的另一个 W 教授还会闹出些什么呢?)(每点 2 分)】
麻烦翻译一下,非常感谢陈大受,字占咸,祁阳县人.幼沉敏,初授内则,即退习其仪.既长,家贫,躬耕山麓 2020-05-17 …
遗传学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授花粉,应该无杂交优势。但是,袁隆平教授认为传统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不 2020-06-25 …
(5分)龙江交广台《娱乐二人转》大兵讲笑话时说:农民对生病的水稻进行施肥,发现不起作用,便请袁隆平 2020-07-25 …
根据以下信息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袁隆平教授。基本信息1、1937年9月7日出生于重庆的一个贫困的家庭 2020-11-02 …
年近80的袁隆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至今体制不错,记忆力也很好,这完全得益于游泳等体育活动的 2020-11-08 …
2016年4月9日,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张隆栋教授遗产案。11年来,著名新闻传播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 2020-11-28 …
古时候,欧洲有个国王布告天下,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授奖大会。会期一到,全国的能工巧匠、英雄豪杰、学者诗人 2020-12-02 …
下列与太空育种不同,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A.袁隆平教授选育杂交水稻B.用药物处理植物种子C.经长 2020-12-29 …
下列与太空育种不同,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A、袁隆平教授选育杂交水稻B、用射线处理植物种子C、经 2021-01-02 …
为什么打雷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轰隆隆).另一种是(啪)..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