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去年,持续了一年多的“厄尔尼诺”现象迅速消失后,“拉尼娜”随即粉墨登场了。那么什么是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去年,持续了一年多的“厄尔尼诺”现象迅速消失后,“拉尼娜”随即粉墨登场了。那么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信风,是指赤道两边热带地区的低层大气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这恒定的偏东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信风又名贸易风。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同样对气候有影响。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小题1:下列对“拉尼娜”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D小题2:B小题3:C 小题1:应为“海温冷暖交替变化”,并非“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交替出现的”。小题2: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是自然现象,不一定导致拉尼娜现象,不能构成因果。小题3:A项“将...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去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阴茎根部开始出现白色粉末后用达克宁,第3天开始脱皮,然后过又几天皮肤变成红色皱皮有白色粉末!阴茎根 2020-05-17 …
英语中年份一般先读什么后读什么? 2020-06-02 …
这个字“谁”你读什么后来教我们读shei 2020-06-03 …
对玉米做杂交实验,在人工传粉前后,一定不需套袋的个体及时期是()A.母本、受粉前B.母本、受粉后C 2020-06-25 …
对玉米做杂交实验,在人工传粉前后,一定不需套袋的个体及时期是()A、母本、受粉前B、母本、受粉后C、 2020-11-22 …
对玉米做杂交实验,在人工传粉前后,一定不需套袋的个体及时期是()A.母本、受粉前B.母本、受粉后C. 2020-11-22 …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1、将孔雀石粉碎后加过量的稀硫酸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 2020-11-28 …
面粉与漆之间的摩擦系数就是一块铁板(锥形,上口直径2000mm,下口直径500mm,都是空心的)上面 2020-12-04 …
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是()A.先采集花药,然后放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B.先采集花药,然后将花粉摸到昆虫身 2020-12-12 …
对玉米做杂交实验,在人工传粉前后,一定不需套袋的个体及时期是()A.母本、受粉前B.母本、受粉后C.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