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

题目详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作者是浪漫主义诗人,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惊心动魄,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2. 用梦境的绚丽衬托最后一段,写梦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意思,他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

  3. 一种映射的手法,天姥山其实映射的是朝廷。 第二段从登山起,描写天姥山的美丽壮阔,来表现自己进入朝廷后初期受到重用之时对朝廷的依赖和好感。到达顿悟的境界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最后一段表现自己对黑暗朝廷的不屑与性格上的洒脱。第一句表达了世事不可把握,略显消极的思想。第二句写出了诗人想隐遁,远离着黑暗污秽的现实世界的想法。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主旨: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屈于世俗的叛逆,他渴望济苍生、安社稷、辅佐明君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