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急——)成语“立木取信”说的是:商鞅刚刚上任的时候在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贴出告示说,只要有人将木杆看到北门,就赏“十金”,见没有人响应,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

题目详情
历史(急——)
成语“立木取信”说的是:商鞅刚刚上任的时候在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贴出告示说,只要有人将木杆看到北门,就赏“十金”,见没有人响应,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人将木杆扛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商鞅这样公开以金钱为利诱,提高自己的威信,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立木取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译文】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给二百两。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一千两。”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一千两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启示】
  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看了 历史(急——)成语“立木取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情景模拟初次见面说好久不见说.请你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初次见面说()好久不见说()请人批评说(  2020-03-30 …

词语填空初次见面说()好久不见说()请人批评说()求人原谅说()求人帮忙说()求给方便说()麻烦别  2020-05-16 …

学习委员王佳是一名非常负责任的同学,她会定期把同学们对老师讲课的反馈意见告诉老师,也使得老师的讲课  2020-05-17 …

括号内应填哪些谦词?1初次见面说()2.好久不见说()3.请人批评说()4.求人原谅说()5.求人  2020-07-01 …

适当的词填空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等候客人用,看望别人称“拜访”,请人别送用,用  2020-07-08 …

五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的一道题目关于礼仪的题目(大家快来帮帮忙!):初次见面说:()请人批评说:()求  2020-07-11 …

帮忙些一篇英语短文80词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有人喜欢广告,有人讨厌他.请你谈谈自己的见解.说说广  2020-11-27 …

那个3页:你能填写下列句子敬辞与谦辞吗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求人原谅说(  2020-12-28 …

请填出下列语境所用的谦辞或敬辞.(1)初次见面说——(11)好久不见说——(2)请人批评说——(12  2021-01-22 …

初次见面说()好球不见说()请人批评说()求人原谅说()麻烦别人说()向人祝贺说()托人办事说()看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