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以维持生命,同时又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涵养审美情趣。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以维持生命,同时又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涵养审美情趣。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没的要素再简些就是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呈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所创造的,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人是怎样和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意思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飘逸的行云、潺潺的流水,就会被这些美好景物吸引。自然景物,只要美,人就喜欢。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为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景色的明暗会相应引起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而这种精神之别又反作用于眼中的物象,于是就有了小石潭的凄清,岳阳楼的阴晴,荷塘月色的宁静,这就是意境。 人们还还不仅仅满足于自然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人与自然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它们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还能悟出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有产生美感。所谓“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和天星桥就是这样。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失去了就永不再来。只有保护,才能把山水的美感挖掘出来,转化为文、诗、歌、影、画等艺术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大自然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取材于梁衡《山水为何有美感》,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自然万物给人以无穷无尽美感的原因之一,是其本身包含着对称、和谐、奇巧等诸多美的要素。 B.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各种美的要素以及创作的灵感。 C.小石潭的凄清、岳阳楼的阴晴、荷塘月色的宁静是文学家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 D.自然中的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组合,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可再造,也不能失而复得。 2.人为什么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2.人所以能够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是因为自然景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呈现出无穷无尽的美);人能够观察发现自然景物的美,产生美感,并能够经过思考将美感上升为与自然景物特点相应的情感(将美感转化为美好的情感),还能够悟出其中的哲理美(逻辑美)。(意思对即可) |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幼儿园手指游戏大全 简单又有趣一秒带动孩子的兴趣 2020-03-29 …
英语翻译1.如果让你推销一个新产品,你会用什么手段去把它卖出去?2.如果有人对这个产品不感兴趣,你 2020-05-12 …
怎样才能快速又有趣的教孩子学会英语字母和音标 有视频也行!比如说有什么顺口溜 儿歌什么的! 2020-05-16 …
以己为镜母亲忧心忡忡的原因是什么母亲忧心忡忡的原因是什么父亲给爱因斯坦讲这个有趣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2020-05-22 …
明代袁宏道说:“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 2020-06-11 …
对某种事物喜好的情绪叫什么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的叫什么趣能引起人兴奋的趣味叫什么趣使人感到快乐 2020-06-13 …
java语言,eclipse编写的趣味题,新手求教育趣味题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 2020-07-01 …
想一篇描写“童年的趣事”的文言文~要自创的!(如果写得又好又快...我多加100分以上)限在今日之 2020-07-28 …
要趣味物理实验,要好做又有趣的,不限范围··不要原理太复杂,重点不是学习死板的知识,而是有趣,又能学 2020-11-04 …
风趣的周总理全文:中国建交前,一位外国记者曾讥讽地问周总理:“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