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欹:倾斜。④嵌:张开。⑤荫:遮映。⑥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⑦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 ②心乐之___
③以其境过清___ ④不可名状___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
A.南流数十步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影布石上
D.其岸势犬牙差互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___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种借景抒情的方法和元结这篇文章哪些句子手法相同?(用原句回答)
(5)本文与《小石潭记》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什么异同处,各举一例简要说明。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欹:倾斜。④嵌:张开。⑤荫:遮映。⑥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⑦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 ②心乐之___
③以其境过清___ ④不可名状___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
A.南流数十步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影布石上
D.其岸势犬牙差互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___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种借景抒情的方法和元结这篇文章哪些句子手法相同?(用原句回答)
(5)本文与《小石潭记》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什么异同处,各举一例简要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①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②心里感到高兴.乐:以…为乐;
③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
④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名:说出.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A:向南流几十步远.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B: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C:(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映:动词,映衬;
D: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彻:透彻.句子翻译为: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佳:美丽的.异:奇异,珍奇;垂:投下.句子翻译为: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4)本题是对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
乙文中借景抒情的句子: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相同点:岸边都有怪石,都有浓郁的树木和竹子;不同点:右溪的水流湍急,小石潭的水较平静.
答案:
(1)①大约 ②以…为乐 ③因为 ④说出
(2)C.
(3)①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
②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4)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5)相同点:岸边都有怪石,都有浓郁的树木和竹子;不同点:右溪的水流湍急,小石潭的水较平静.
①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②心里感到高兴.乐:以…为乐;
③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以:因为;
④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名:说出.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A:向南流几十步远.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B: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C:(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映:动词,映衬;
D: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犬牙: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彻:透彻.句子翻译为: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佳:美丽的.异:奇异,珍奇;垂:投下.句子翻译为: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4)本题是对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
乙文中借景抒情的句子: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相同点:岸边都有怪石,都有浓郁的树木和竹子;不同点:右溪的水流湍急,小石潭的水较平静.
答案:
(1)①大约 ②以…为乐 ③因为 ④说出
(2)C.
(3)①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
②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4)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5)相同点:岸边都有怪石,都有浓郁的树木和竹子;不同点:右溪的水流湍急,小石潭的水较平静.
看了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甲潭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题。听颖师①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 2020-06-21 …
夫汝毒于世人者的“于”是什么意思原文:鸩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 2020-06-26 …
鸩蛇之争文言文的翻译鸩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子所以有恶名者, 2020-06-26 …
帮忙翻译一下,谢谢了~~1.尔读李义山诗,于情韵既有所得,则将来于六朝文人诗文,亦必易于契合。凡大 2020-07-0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4分)玉楼春辛弃疾无心云自来还去。元共青山相尔汝。霎时迎雨障崔嵬,雨 2020-07-02 …
“尔”怎么读?“尔”读什么啊?用汉语拼音怎么拼?不是这个"尔"啊,系统自动就改成这个字了,是Max 2020-07-02 …
蝮蛇的利器在孤岛上,蛇的仅有的食物是从天上飞来的小鸟.尽管有的无毒蛇偶尔也能吃到小鸟,但是小鸟善飞 2020-07-0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听颖师①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划然③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 2020-07-10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