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夜》的选段,回答文后问题。[故事发生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时。一天夜晚,老妇人抱着外孙大男焦急地等待阿弟探询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捕杀的女儿女婿的消息。得知他

题目详情

阅读《夜》的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故事发生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时。一天夜晚,老妇人抱着外孙大男焦急地等待阿弟探询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捕杀的女儿女婿的消息。得知他们已被杀害,有棺材上的“十七,十八”号码为证,后来又见到了他们留给亲人的字条。]在这一情节中有如下几段描写:

①阿弟看阿姊这样,没精打彩回转头,叹着说,“我看棺材还好的,板不算薄。”--分明是句善意的谎话。……

②“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身体索索地震动。……“我不想什么了,明天死好,立刻死也好。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命!”以下转为郁抑的低诉。“你姊夫去世那年,你甥女儿还只五岁。把她养大来,像像样样成个人,在孤苦的我,不是容易的事啊!……唉!像人样儿的却成了十七,十八!真是实地天坍下来,骇得我魂都散了。……--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张的是我的女婿,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说到后段,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再不存丝毫顾忌。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青的女儿女婿报仇!”

③“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站起来朝楼梯走,嘴唇贴着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透出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她已决定勇敢地再担负一回母亲的责任了。

④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形象。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摊,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里外,汽车奔驰而过,笨重的运货车的铁轮有韵律地响着,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绑的两个,他们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触有声的镣铐。门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来找她和孩子的。邻家的门环一声响,那更使她的心头突地一跳。本来已届少眠年龄的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睡时,灯是不敢点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是非,也希冀眼前干净些,完全一片黑。然而没有用,隐隐闪闪的那些形象还是显现,鲜红的一摊还是落山的太阳一般似乎尽在那里扩大开来。于是,只得紧紧地抱住梦里时而呜咽的孩子……

⑤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那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

⑥“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像嗜好读书的人想把书完全吞下去那样地专注。但是她并不识字。

室内十分寂静;小孩的鼾声微细到几乎所不见。

⑦这时候,她注视着孩子,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视着雾海似的迷茫的未来。往那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丝毫不能辨认。怕有些猛兽或者陷阱隐在雾海里吧?她想那是十分之九会有的。而伴同前去冒险的,只有这方才学话的孩子;简直等于自己孤零零一个。她不敢再想,无聊地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张”,大男随口回答。……“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她想他的新功课还没练熟,有点儿发愁,只得重行矫正他说,“不要瞎说,那个姓张!我教你,大男姓孙,记着,孙,孙……”

⑧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那字条了。岂但看明白,并且渗透了里头的意义,懂得了向来不懂得的女儿女婿的心思。就 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 ,心中也觉得充实了好些。睁眼四看,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静处在灯光里。侧耳听外面,没有别的,有远处送来的唱戏声,和着圆熟的胡琴。

1.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列上面各段落,段落序号的顺序应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段落描写老妇人心理活动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表现老妇人在白色恐怖下的惊惧、怯懦、善良的思想性格。

B.表现老妇人对敌人的恨和对女儿、女婿、大男的爱。

C.写出老妇人由怯懦到悲痛、坚定的成长过程。

D.写出老妇人由怯懦、惊恐到悲痛、愤怒、坚定的觉醒。

3.上面哪些段落写了环境,请在原文上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并回答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老妇人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材料第⑧段用“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来表明什么?节选文字中哪句话体现出老妇人有了新的生活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④⑦①②⑤⑥⑧③ 2.D 3.④⑥⑧段分别烘托了老妇人的惊恐、怯懦、沉思和镇定。 4.表明老妇人从字条里明白了女儿女婿的心意,从而思想上受到启发和鼓舞。③段最后一句话:“她已决定勇敢地再担负一回母亲的责任了。”体现出老妇人有了新的生活力。
看了阅读《夜》的选段,回答文后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准备“反攻大陆”  2020-04-06 …

词语大全ABB,AABB,ABAB,AABC,ABCC,ABAC,一三近义,二四反义,一三反义,二  2020-06-08 …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A.彭德怀等人被打为“反党集团”B.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被打为“  2020-07-11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A.彭德怀等人被打为“反党集团”B.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错误的批评被诬  2020-11-10 …

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举措是基于()A.思想领域出现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潮B.党和国家领导干  2020-11-26 …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  2020-11-27 …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有[]A.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揭露他们的阴谋B  2020-12-07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标志是A.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B.皖南事变C.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  2020-12-26 …

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为党和国家面临着()A.苏联的进攻B.地主富农等反动派卷土重来C  2021-01-14 …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A.彭德怀等人被打为“反党集团”B.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被打为“反党集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