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材料一: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军校创办后,国共两党都选派重要干部到校任职。军校以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材料一: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军校创办后,国共两党都选派重要干部到校任职。军校以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到的共产党干部是谁?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其中图一事件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材料一: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军校创办后,国共两党都选派重要干部到校任职。军校以孙中山提出的“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到的共产党干部是谁?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其中图一事件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成立.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二的图一可知,这是对张学良杨虎城在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的报道;根据材料二的图二可知,这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顺应民心民意,符合中国的利益;以民族利益为重等.
故答案为:
(1)周恩来.
(2)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回答一点即可)
(3)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顺应民心民意,符合中国的利益;以民族利益为重等.(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材料二的图一可知,这是对张学良杨虎城在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的报道;根据材料二的图二可知,这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顺应民心民意,符合中国的利益;以民族利益为重等.
故答案为:
(1)周恩来.
(2)西安事变;重庆谈判.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回答一点即可)
(3)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顺应民心民意,符合中国的利益;以民族利益为重等.(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中吕]普天乐滕宾[注]①柳丝柔,莎菌细。数枝红杏,闹出墙�阅读 2020-06-1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梅花二首苏轼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 2020-06-21 …
《“种”出石油》阅读答案《“种”出石油》阅读理解的答案1: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习题。(8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 2020-06-30 …
学会理性阅读(节选)阅读答案(一)学会理性阅读(片段)①同是一本书,有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 2020-11-02 …
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1.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用“朝露”来比喻。阅读《短歌行》,回答后 2020-12-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15分)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阅读 2020-12-16 …
阅读下面各段,回答后面问题。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阅读下 2020-12-20 …
《纸船》的阅读答案,《纸船》的阅读答案1.诗中作者为什么借纸船来抒发自己的感情?2.如何理解诗歌最后 2021-01-16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8分)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惟有阅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