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云南的歌会(节选)沈从文①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②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云南的歌会(节选)
沈从文
    ①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②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③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
(1)《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全文共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展示了云南浓浓的民族风情,上文节选的是第一个场景,删去的二、三两个场景分别是“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请仔细阅读节选部分,参照二、三两个场景的概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个场景的内容(不必拘泥于字数)。
(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哪些方式,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3)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习俗,对人们来说是很平常的,却平中有奇,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你还知道什么民间习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反映某个民间习俗的场面。(50字左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可以结合文章②③两段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依据“谁+做了什么事情”的模式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依据第②自然段的内容中“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这句话筛选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划线的语句主要是对人物的描写,其中句中的“站”“理”“拍”“笑”“拉”“走过”显然使用了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而“写的轻松快乐”则采用了神态描写的方法.其作用:生动传神的刻画了年轻妇女轻松快乐的样子,展现了唱歌女子的纯朴美,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此答案不唯一,主要表述合理即可.主要围绕“某个民间习俗”及“描述场面”这两个方面即可.
答案:
(1)山野对歌(地点(1分),对歌(2分),意思对即可,不拘泥于字数)
(2)见景生情,即物起兴(1分);提问(1分);互嘲互赞(1分).(若直接抄写“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只得(2分),若答到“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则不给分)
(3)划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分),答语言描写扣1分),生动传神的刻画了年轻妇女轻松快乐的样子,展现了唱歌女子的纯朴美(1分),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1分).
(4)写清楚某个民间习俗(2分),描述场面(3分),语言不流畅酌情扣分.参考示例:那次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加油,加油!”一声声鼓舞的声音在大河上此起彼伏,队员们齐心协力,拿着桨奋力向前划着.还有一位队员敲着鼓为队员打气、加油,指挥着他们,希望能够得冠军.队员们划出的水波快速向后退,龙舟像箭一样在大河上飞快地向前行驶.快到终点了,队员们使出全身的力气向终点划去,“噢,胜利了!”--队员们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看,这就是赛龙舟,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