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红楼梦》和中华文化周汝昌《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红楼梦》和中华文化
周汝昌
    《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
    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
    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诗才”,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意。其实这是看错了。试看:
    一、“无才可去补苍天”--石头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
    三、“都知爱慕此生才”--凤姐
    四、“试才题对额”--宝玉
    五、“才选凤藻宫”--元春
    六、“才华阜比仙”--妙玉
    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德”。妙玉的才,以仙为喻亦非仅指能诗而已。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为广博。
    原来,“才”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感悟。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谓“三才”的理念。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之中,为“天地之心”,独占“性灵”之位。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式。
    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人之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
    所谓“天人合一”,实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
    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娲炼石,石乃“通灵”--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感互通这中华哲思的“艺术解说”。
    “才”,从汉字造字学来讲,它是植物生长而未成待展的意象--有如“半木”之形。而“华”即生命的升华,在植物表现为开花,在人则表现为“才华”。而才华者,在农工则为良耕巧匠,在士子即为诗圣文宗--在妇女亦必心灵手巧,针黹(zhǐ缝纫)皆能。此在古时,势所定才,“贵”“贱”分途,男女异致,而“才”的本质(体性)却是“其致一也”。
    《红楼梦》首标一字曰“才”,其故在此。
    有才者,必有情,“才情”一词,紧系两者,是以曹雪芹又曰其书“大旨谈情”。
    那“微善”的善,又当何解呢?
    “善”的包容量也十分广博,但,通俗地讲,它的主意义在于品德--品德与才情,正是我上文所标明的两大主脉。两者并驾而方轨,成为中华民族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亦即“鉴定”人的超标准尺度。
    简单地“区分”:才属情,善属性。
    孟子主性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是为旧时启蒙教材的第一义。《四书•大学》开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在曹雪芹书中竟两次分引过,堪称特例。贾宝玉公然宣称:除“明明德”外无书!
    从这一点来看,曹雪芹所称于那些“闺女”(一干裙钗,异样女子)者,也应是“善”在性地心田--至少是以品德为主,而其他材具技能居次。
    至此可知,一部《红楼梦》,主旨为的是给女儿传神写照,阐发幽光,而其所传,不离“才”“善”两端。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1年第20期。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深厚弘广的文化和杰出的才情灵慧一直未能在同一作家身上兼具,所以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之前未产生伟大的“文化小说”;这之后,如果有作家兼具这两个素质,就必定能创作出类似《红楼梦》的伟大“文化小说”

B. 作家曹雪芹不但深谙中华文化之精髓“才”与“善”,而且在其作品《红楼梦》中,非常鲜明地以此为主题,从而使读者很容易看出小说“才”与“善”这一贯穿全篇的主题思想

C. 小说《红楼梦》表面只写“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实际全书深蕴丰厚广大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称其“文化小说”,名实相符

D. 除《红楼梦》外,中国古典小说再无第二部“文化小说”,原因就是那些小说既无多少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更没有扣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    A项,两大条件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伟大作品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B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即此一条主旨要义,亦足以可晓悟,这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文化小说’,名实相副,当之无愧,何用谦虚”,...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野骆驼阅读答案文中这悲壮的场面指的是是啥?第四到第六节话直线的三句感叹句中,我们体会到最者当时的—  2020-04-26 …

阅读宋代诗人翁卷的《野望》,回答问题。(4分)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  2020-06-10 …

敕勒歌里的野怎么读音?敕勒歌里面的笼盖四野的野以前发ya三声,为什么现在的教科书都发ye的音呢?  2020-07-08 …

野姜花阅读答案文章从那几个方面展现了野姜花的美丽和可爱文章以“野姜花”为题,却写了很多别的花.请简  2020-07-08 …

野菊花阅读答案一望无垠的田野上,麦苗如同地毯般铺满了大地,伸展着懒洋洋的腰肢,悄悄地诉说着昨晚的美  2020-07-15 …

野菊花阅读答案野菊花!满山遍野的野菊花!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  2020-07-23 …

野菊花阅读答案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们不惹人注目,但  2020-11-10 …

野菊花阅读答案野菊花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2020-11-21 …

野菊花阅读题答案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  2020-11-21 …

帮我解决下面这个阅读题哦,谢谢大家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