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东亚局势,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友好交流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
题目详情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21世纪的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东亚局势,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友好交流】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侵略宰割】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日关系
【伤痛记忆】
材料三:全面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场伤亡人数之首。日军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造成了日本战后按劳动力的严重缺乏。
(5)“全面侵华八年”开始于哪一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场战争给日本影响。
【以史为鉴】
材料四:就日本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外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内有主张和平的声音不断上升,希望日本领导人不要选择继续站在历史的被告席上,而是真正同各国特别是曾经被日本侵略和伤害过的国家实现和解。
--外交部长王毅(6)请你为日本“站在历史的被告席上”列举一史实证据。材料中王毅外长就目前的中日关系的未来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友好交流】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1)列举一例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侵略宰割】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日关系
时间 | 事件或史实 | 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
1894-1895年 | 甲午中日战争 | (2)签订《 ___》,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1900-1901年 | (3)日本参与 ___战争 | 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19年 |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 (4)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 ___的导火索 |
材料三:全面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场伤亡人数之首。日军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造成了日本战后按劳动力的严重缺乏。
(5)“全面侵华八年”开始于哪一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场战争给日本影响。
【以史为鉴】
材料四:就日本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外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内有主张和平的声音不断上升,希望日本领导人不要选择继续站在历史的被告席上,而是真正同各国特别是曾经被日本侵略和伤害过的国家实现和解。
--外交部长王毅(6)请你为日本“站在历史的被告席上”列举一史实证据。材料中王毅外长就目前的中日关系的未来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有十三次之多.
(2)据所学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了苏州、杭州、重庆、沙市四处处通商口岸,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联军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据所学知,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5)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据材料“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场伤亡人数之首.日军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造成了日本战后按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可知,日本造成了大量人员与财产的伤亡,战后劳动力短缺等.
(6)日本“站在历史的被告席上”的史实证据是南京大屠杀.我们可以总结出中日关系要健康发展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中日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两国政府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鉴真东渡(写遣唐使也可).
(2)《马关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
(3)五四运动.
(5)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造成了大量人员与财产的伤亡,战后劳动力短缺等.
(6)南京大屠杀等;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和平共处等.
(2)据所学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了苏州、杭州、重庆、沙市四处处通商口岸,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联军在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据所学知,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列强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5)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据材料“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场伤亡人数之首.日军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造成了日本战后按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可知,日本造成了大量人员与财产的伤亡,战后劳动力短缺等.
(6)日本“站在历史的被告席上”的史实证据是南京大屠杀.我们可以总结出中日关系要健康发展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中日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两国政府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鉴真东渡(写遣唐使也可).
(2)《马关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
(3)五四运动.
(5)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造成了大量人员与财产的伤亡,战后劳动力短缺等.
(6)南京大屠杀等;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和平共处等.
看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洋务外交时代:弱国有外交”:变局观取代夷夏观,海防外交取代塞 2020-06-27 …
单选52:根据我国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是A.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B.与 2020-07-01 …
日本于1972年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又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采取了 2020-07-02 …
某同学在探究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时收集了以下四幅图。图片集中反映了()A.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B. 2020-07-08 …
2015年中国外交全方位拓展.既有人国外交的良性互动,义有周边外交的精耕细作:既有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 2020-11-02 …
英语翻译中英交际习惯异同英国人的交际礼仪在欧洲是很有代表性的:恪守礼节,但率真务实;追求个性,但遵守 2020-11-05 …
弱国无外交。无论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有外交,而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联系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和旧 2020-11-21 …
有人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举 2020-11-26 …
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一系列光辉成就,请回答:(1)在建国第一年,有多少国家同我国建交,截止到1999 2020-12-11 …
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