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10分)材料一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
题目详情
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10分) 材料一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现实环境没能给她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哈姆雷特》塑造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及其人物形象表达的共同精神。(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的只能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的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经济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2分)。 共同精神:人文精神(或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均可给分)。(2分) (2)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微弱;(1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束 缚(1分);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分) 法国: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1分)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 家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1分)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民主,宣扬平等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1分)(如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比两国亦可) |
|
看了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华、小丽和小霞三人都要从甲地到乙地,早上六时小华和小丽两人从甲地出发,小华每时走5千米,小丽每时 2020-04-27 …
六一班与六二班的人数比是8:7,从六一班调8人到六二班,则六一班与六二班的人数比变为4:5,问原来 2020-05-16 …
六1班有学生40人,六2班有学生46人,两个班各转出相同的人数后,六2班人数还比六1班人数多9分之 2020-05-17 …
小华、小丽和小霞三人都要从甲地到乙地,早上六时小华和小丽两人从甲地出发,小华每时走5千米,小丽每时 2020-07-20 …
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 2020-08-03 …
2车早上六点同时各发出A车后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B车每隔12分钟发一辆请问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又同时 2020-11-08 …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2人,如果从六(1)班调8人到六(2)班,那么(1)班和(2)班人数的比是10 2020-11-10 …
新学期第一周学校成立了一个“小小俱乐部”这时只吸收了两名学生,要求这两名学生一周后每人发展新学员两名 2020-11-14 …
六一班有五十人每人至少参加了一种兴趣班,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有27人,参加声乐兴趣班的有30人.两六一 2020-12-22 …
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