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军阀混战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 ]
A.外国势力的干涉
B.军阀混战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 .不平等条约的存在
解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四分五裂,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具有一个与中国古代社会军阀混战不同的重要原因,即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裂剥削”政策(毛泽东语)。在题目所列四个选项中,“军阀混战”可以视为中国不能和平统一的同义语,可以从逻辑角度排除;“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可以成为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但并非必然导致国家的分裂;“不平等条约的存在”虽然有助于列强的侵略,但各种不平等条约本身并没有分裂中国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孙中山对于中国不能和平统一的原因,曾发表过明确意见。他说:“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所以,正确选项只能是A项。
提示:
本题所列四个选项,同20世纪20年代中国不能和平统一这一历史事实之间,均存在不同方面的联系。考生答题时,应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具体分析,对存在逻辑错误的首先予以排除。剩余各项,要区分其主次,讲求史实。
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一部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据目录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 2020-05-16 …
“二战”后,促使德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A.采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B.利用了本国的廉价 2020-05-16 …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 2020-05-17 …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 2020-06-30 …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 2020-07-06 …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2020-12-07 …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2020-12-07 …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 2020-12-07 …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其依据不包括()A.不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B.在经济 2020-12-24 …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