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私奉献的报偿①多年以前,在荷兰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勇敢的少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全世界的人们懂得了无私奉献的报偿。②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私奉献的报偿
①多年以前,在荷兰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勇敢的少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全世界的人们懂得了无私奉献的报偿。
②由于全村的人们都以打鱼为生,而海面上瞬息万变,( )。因此为了应对突发海难,志愿紧急救援队的建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③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巨浪掀翻了一条渔船,船员的生命( )。他们发出了 SOS 的求救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报,火速召集志愿紧急救援队的成员,乘着划艇,冲入了汹涌的海浪中。( )的村民们都聚集在海边,他们每人举着一柄提灯,为救援队照亮返回的路。
④一个小时之后,救援队的划艇终于冲破浓雾,乘风破浪,向岸边驶来。( )的村民们欢呼着跑上前去迎接。他们( )地跑到海滩后,却听到志愿救援队队长宣布:由于救援船容量的限制,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否则救援船就会翻覆,那样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⑤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嗓子眼,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这时,救援队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救援者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 16 岁的汉斯( )地报了名。他的母亲忙抓住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汉斯,你不要去。你知道, 10 年前,你的父亲就是在海难中丧生的,而 3 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也出了海,可是到现在连一点消息也没有。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去!”
⑥看着母亲那日渐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汉斯心头一酸,泪水在眼中直打转,但是他强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妈妈,我必须去!”他坚定地答道,“妈妈,你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 )地去履行我们的义务。”汉斯张开双臂,紧紧地拥吻了一下他的母亲,然后( )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⑦ 10 分钟过去了, 20 分钟过去了…… 1 小时过去了。这 1 个小时,对忧心忡忡的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太漫长了。终于,救援船再次冲破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只见汉斯正站在船头向岸上眺望。救援队队长把手拢成喇叭状,向汉斯高声喊道:“汉斯,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⑧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我们找到他了,队长。请您告诉我妈妈,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
1 .联系短文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2 .结合对标题的理解,简要说说这个故事的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读,选择一处(用“ ”在文中画出),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想象一下故事结尾,当汉斯的母亲得知这个意外的消息时,她会怎样呢?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1 .危机四伏;危在旦夕;忧心忡忡;喜出望外;精疲力竭;自告奋勇;竭尽全力;义无反顾 |
生物专家来回答这是我胡乱想的一个问题世上所有好吃的东西我说的是植物他们长得果实有很多非常好吃的像苹 2020-05-14 …
世界上最有意思的5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多?第二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大?第三个问题世界上 2020-05-14 …
关于马哲一道选择题(单选)一元论同二元论的分歧焦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 2020-06-07 …
对环境问题的实质,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价值取向问题.对可是,60亿世界公民中,有几人时常意 2020-11-04 …
专题与实践(8分)材料一:中国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10月在西安市举行(简称2011西安世 2020-11-27 …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回答18~20题 2020-12-10 …
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A.思 2020-12-23 …
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A.思维和存在何为 2020-12-23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 2021-01-05 …
材料一:为了理解地球母亲的处境,我们来感受地球的叹息。(观察如图)(1)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