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赏析课文《孤独的收割人》,启动发散思维,整体把握诗意,仔细品味诗句,作出准确判断与选择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
请赏析课文《孤独的收割人》,启动发散思维,整体把握诗意,仔细品味诗句,作出准确判断与选择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
她时而停下,又轻轻走过, |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 |
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 |
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 |
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
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
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 |
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 |
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 |
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 |
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
我见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 |
我见她边干活儿边歌唱。 |
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 |
直到我登上高高的山冈, |
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 |
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 |
1.对《孤独的收割人》诗段、诗句与词语的理解, 不确切 的一项是
[ ]
A.第1节,以祈使句“你看!……”开头,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收获庄稼的氛围,塑造了一位姑娘的形象。诗中的“独自”,直接照应了标题上的“孤独”;诗中的“好不凄凉”,更反衬出她的“孤独”。
B.第2节,先抑后扬,以“荒凉”与“疲惫”起笔,以“暖人心房”与“唤醒春光”与之鲜明对照;再以夜莺、杜鹃来烘托,多种艺术手法交织在一起,共同刻画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象:姑娘的歌声给人美感享受,以至“动人心房”。
C.第3节,诗人发挥想象,多侧面地猜测歌唱的缘由:或哀伤不幸往事,或悲悼古代战场,或叙述现实苦痛,或叹息未来渺茫……无论诗人的何种猜测,都为读者开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D.第4节,紧承3节,且反照2节,诗人的思绪又收回到姑娘身上——写她永无尽头的歌,写她收割的动作,写诗人的登高……但人去歌常驻,诗人的心灵仍在震颤。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华兹华斯被誉为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他生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曾多次到苏格兰旅游,广泛接触大自然与乡村风土人情,这首诗,就是旅游收获之一。
B.1798年,华兹华斯与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谣集》,宣告了世界上浪漫主义诗歌的诞生。为英国诗歌引进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并开创了新的风格,对雪莱、拜伦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孤独的收割人》,就体现了他的创作原则。
C.诗人善于设置悬念和运用衬托手法,激活读者的阅读兴味,加深读后印象。“孤独的收割人”究竟在收割什么?歌唱什么?诗篇未作回答,留给读者去思考;姑娘唱得怎样?诗篇未作正面描写,只用夜莺和杜鹃的啼啭来衬托歌声的美妙。
D.译诗富有结构美与旋律美——全诗4节,每节8行,且韵脚相同(押 ang 韵),犹如流水淙淙,给人美感享受。译诗,也折射出原诗的一些特色,如诗人注重观察和感受,以人文为本,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
提示:
1.本项的表述有两处陷入了误区:其一,诗人的思绪始终围绕在姑娘身上,因而说“又收回到姑娘身上”,着实与文意相悖;其二“人去歌常驻”,什么人?诗人自己还是姑娘?概念模糊。 2.本项关于“宣告了世界上浪漫主义诗歌的诞生”的评价言过其实——中国古代的屈原,不就早在两千年前就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吗?
读下面语段,依据上下文句的提示(语境),补写相应的诗、文句。翻开诗文卷著,多见得雨景,听得雨声,品 2020-04-06 …
语文求救!!!1、品味赏析。品读《关雎》的诗句,简析其意境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2020-05-13 …
谁有每句的鉴赏啊 2020-05-14 …
骆驼祥子好段好句以及赏析要求:每一个好句都要有赏析或每一个好段都要有赏析(好句15句以上,好段5段 2020-05-17 …
走近原野,才能饱赏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硕果,才能品尝秋天的味道;走过寒冬 2020-05-20 …
急作业古诗赏析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这首诗首句的异字意蕴丰富,请做简要赏 2020-06-09 …
试赏析北山输绿涨横陂一句的韵味 2020-06-09 …
向日葵刘梅花阅读答案文章讲述了向日葵生命中的几个阶段?谈谈你对加点词语“束手无策”的理解.谈谈你对 2020-06-13 …
仿照例句造句.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 2020-06-15 …
仿照给出的句子,自己造一句话.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茶,细细品味,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