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36.价值观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文明的内核。文明之间深入价值观对话,才能引导人类走出困境。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价值观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文明的内核。文明之间深入价值观对话,才能引导人类走出困境。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孔子是在古代中国不断演化、不断持续的礼乐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孔子不断寻求“礼之本”而归宿于“仁”,这是古代中国精神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初探》
材料二 “古典的”用来表示一种高贵而造作的风格,表示对古典事物的偏好;“人文主义”经历了复杂的历史,逐渐意指一种文质彬彬的修养。启蒙运动比这些词汇意指更丰富,也更激进。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上)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对中国固有文化进行批评和反省,同时努力追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密接,相互融合的一场文化革新运动。
——耿云志《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
材料四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成长环境是什么传统?他提出了更新这一传统的构想,认为这一传统必须以什么价值观为其精神核心?(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偏好的“古典事物”主要是什么?
与“人文主义”相比,启蒙运动中的哪些价值观显得“更激进”?(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固有文化进行批评和反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如何才能重建核心价值观?(2分)
难道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素养反而后退了?难道.反而降低了造句关于文明的作文,在面对不文明事件,发出感 2020-05-17 …
1、水为之而寒于水的为2、则知明而行无过的而3、吾尝终日而思的终日1、水为之而寒于水的为2、则知明 2020-05-20 …
说明下列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1.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暮而果大亡其财.丁壮说明下列 2020-06-05 …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 2020-06-16 …
帮忙翻译一下南宋时期的文言文句子1.小臣越职,宜非所言:2.身居将阃(咋读?),功无补予涓埃;口诵 2020-06-26 …
英语翻译谁能帮忙翻译两句文言文?(1)有君如其信也,可无归乎?(2)吴起山,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2020-06-29 …
说明下列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意义。1.而: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暮而果大亡其财。丁壮说明下列文 2020-11-30 …
英语翻译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礼貌传递你我他,文明行动靠大家.花儿因文明而芬芳,小草因文明 2020-12-08 …
文言虚词练习请解释下列虚词“而”的用法和含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积善成德,而 2020-12-30 …
文言虚词练习请解释下列虚词“而”的用法和含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积善成德,而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