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出现过图1中甲、乙的情景,从中你可以总结出①②(任写两条规律)(2)如图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下放一把尺子,好处是,在

题目详情
(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出现过图1中甲、乙的情景,从中你可以总结出①______②______(任写两条规律)
(2)如图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下放一把尺子,好处是______,在玻璃板厚度的选择上,应选______(填“厚”或“薄”)一些的,以减少多影分离.环境亮度的选择,应使实验室______(填“尽量亮一些”或“适当暗一些”).
(3)如图3,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
①写一种粗测凸透镜焦距f的方法:______.
②某同学先将蜡烛和光屏固定(设其间距为L),再将凸透镜置于其间左右移动,如果屏上能收集到烛焰像,则可以确定______.
A.L=f    BO L=2f    C.L≥4f    D.L<3f
③在上面“②”所描述的实验方案中,若某同学在物距u=10cm,像距v=20cm时屏上的像很清晰.那么你认为当u=20cm,v=10cm时,能在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吗?答:______(填¨能”或“不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甲、乙两图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中,可知:
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个平面内.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需要测量像距和物距,因此蜡烛下放一把尺子,可以直接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不用再进行测量;
实际操作可知,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如果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将看不清A的虚像,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选用厚度较小的透明玻璃板;又因为折射会使像错位,所以玻璃板越薄越好,
(3)①根据焦点与焦距的定义,方法一:找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在太阳光下,移动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
使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白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种方法称为平行光聚焦法;
②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距与物距的关系;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可知L≥4f屏上才能收集到烛焰像,故选C.
(4)若某同学在物距u=10cm,像距v=20cm时屏上的像很清晰.那么根据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u=20cm,v=10cm时,仍然能在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个平面内;
(2)直接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薄;适当暗一些;
(3)①平行光聚焦法;②C;③能.

看了(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