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对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2)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

题目详情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对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雁引愁心 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3)诗人在首联生动地刻画出山中寡妇                         的形象。第二联中用                       两个词表现了人民的不堪重负。(4分)
(4)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对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雁引愁心 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3)诗人在首联生动地刻画出山中寡妇                         的形象。第二联中用                       两个词表现了人民的不堪重负。(4分)
(4)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⑴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塌,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4分)
(2)“雁引愁心去”比“雁别秋江去”更妙。“引”在诗中是“带 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群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使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遇赦后的高兴心情。“别”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开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4分)
(3)贫困孤苦(2分)“犹”“尚”(2分)
(4)揭示出统治者的赋敛剥削无处不到,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化了主题。(4分)

看了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