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___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伯牙善鼓琴 | 善: | ___ |
②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善: | ___ |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___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善”的辨析.要求掌握文言虚词“善”的各种用法,并能结合具体语境正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伯牙擅长弹琴;善:擅长.
②句意为: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善:好.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这句话话时,注意“子”,你;“想象”,就像.句意为: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词语的含义.
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找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的语句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第二问:结合第一问的答案来理解“知音”的即可;“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从中可知: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擅长.②好.
(2)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2分).意思对即可)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①句意为:伯牙擅长弹琴;善:擅长.
②句意为: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善:好.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这句话话时,注意“子”,你;“想象”,就像.句意为: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理解词语的含义.
第一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找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的语句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第二问:结合第一问的答案来理解“知音”的即可;“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从中可知: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综上所述,答案为:
(1)①擅长.②好.
(2)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2分).意思对即可)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看了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伯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帮忙改诗夜未央天未亮夜未央是谁的青丝在夜风中舞荡鼓未停角未鸣是谁的思念在战场上执著(徘徊也行)风 2020-05-17 …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威 2020-06-15 …
《礼记·檀弓下》中“有敢与知防”的知怎么解释原文如下:知悼子卒(2).未葬,平公饮酒(3),师旷、 2020-06-15 …
这句话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怎么断句?如种之茁如泉之琳曰鼓在暮曰钟在晨志言惟烈道载暾作而不述鸩而不 2020-06-21 …
谁能帮忙翻译一下这句文言文啊?“是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2020-06-25 …
依据材料,为“越辩越明”栏目拟定辩论赛的双方观点.东南大学引导专家教授默默无闻做学问,努力通过学术论 2020-11-04 …
1.依据材料,为“越辩越明”栏目拟定辩论赛的双方观点。东南大学引导专家教授默默无闻做学问,努力通过学 2020-11-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 2020-11-23 …
将下面这段话改为整句,使之语意连贯流畅,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即使身处逆境,只要有 2021-01-01 …
《易》日:“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这句话说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思想观念在社会实践中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