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
伯牙
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 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
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 )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3)钟子期必得之( )
(4)乃援琴而鼓之( )
(5)钟子期辄穷其趣( )
(6)吾于何逃声哉(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3.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琴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5.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在作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佳句后,又作了几句诗题在后面,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
赏,归卧故山秋。”其中的后两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达了作者在完成艺术创作后,对读者怀有怎样的期待心理?
请略加阐述。
1(1)擅长 (2)好 (3)领会 (4)拿,拿过来 (5)穷尽 (6)逃避
2你听琴时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3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
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5.示
例:表现出作者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赏,希望能与读诗的人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你知道下面诗句中的山在什么地方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京 2020-06-08 …
[求助](清代)姚鼐写的《岘亭记》译文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 2020-06-19 …
英语翻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墙室,虽如布政司署瞻 2020-06-25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 2020-06-25 …
古诗赏析《钟山即事《钟山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 2020-06-25 …
钟山①即事钟山①即事②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2020-06-29 …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 2020-06-30 …
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回答问题。(甲)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 2020-06-30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 2020-07-02 …
知音难觅一钩冷月,看尽千古沧桑恩仇.自古便有痴人,泪流为明朝.侠者剑,王者刀,铁胆侠肠九天啸.志随鬓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