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题目详情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予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
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四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指出:19世纪是中国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统治的世纪。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一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它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3)不会。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主张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担心中国统治世界是没有根据的。(4)这一传统观念对中国人亲情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但这个观念是建筑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和今天的工业时代和市场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自由独立思想发生了矛盾,所以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看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下列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有什么重大发明?(2)材料二是谁的著作?  2020-04-1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如图1所示材料二丝绸之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1)材料一中  2020-05-13 …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果你要推存下面材料中的人为抗震救灾感动中国人物,请  2020-05-16 …

《世说新语》人物关系谢安、谢朗、谢弈、谢道韫、王凝之、王羲之的人物关系,要全的,明天要默  2020-05-22 …

《鱼我所欲也》中那些“万钟则不便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意受侮、、、、很急哦《鱼我所欲也  2020-05-22 …

据报道,2001年前10个月,全国保险行业总收入接近720亿元,其中.人身保险收入约410亿元,财  2020-07-1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知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仍  2020-11-03 …

材料一:和亲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重要形式。(1)材料一的人物是哪位公主?他当时和亲的对象是谁?  2020-11-04 …

宋朝有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两百篇才能熟读.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  2020-11-10 …

走进诸子百家材料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