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下列各题。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题目详情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文章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为题,有什么作用?
(2)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文章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为题,有什么作用?
(2)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文章题目的作用主要有:①文章的线索;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揭示文章中心;④吸引读者、新颖;⑤语意双关;⑥具有象征意义;⑦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做此题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内容、中心等方面去解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海洋能够提供给我们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本题是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说明文为了体现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常用一些表范围的词语来体现这一特点.如本句话,就用“之一”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运用举例说明,对比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出增产潜力的巨大,仅字表明不只是海带,还有其他植物,2000多倍更用例出数字来说明增产潜力,更表现出潜力之巨大,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海洋能够提供给我们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意思对即可)
(3)运用举例说明,对比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出增产潜力的巨大,仅字表明不只是海带,还有其他植物,2000多倍更用例出数字来说明增产潜力,更表现出潜力之巨大,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本题是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说明文为了体现语言准确性这一特点,常用一些表范围的词语来体现这一特点.如本句话,就用“之一”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运用举例说明,对比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出增产潜力的巨大,仅字表明不只是海带,还有其他植物,2000多倍更用例出数字来说明增产潜力,更表现出潜力之巨大,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海洋能够提供给我们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意思对即可)
(3)运用举例说明,对比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出增产潜力的巨大,仅字表明不只是海带,还有其他植物,2000多倍更用例出数字来说明增产潜力,更表现出潜力之巨大,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看了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所有投资的市场价值、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存款的总和是否足以支付包括未决赔款在内的未来责任,反 2020-05-22 …
检查所有投资的市场价值、现金、银行存款和短期存款的总和是否足以支付包括未决赔款在内的未来责任 2020-05-22 …
下列情形中,重新定价风险最大的是( )。 A.以短期存款作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融资来 2020-05-30 …
如果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银行的未来收益会( 2020-05-30 …
作文缩短,高手来,我的作文太长了,意思别改,内容缩短!生存,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却蕴含了无数深刻的 2020-06-06 …
下列情形中,重新定价风险最大的是( )。A.以短期存款作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融资来源B. 2020-06-27 …
巧译密码:下面有9条成语,每条短语面前都有一个密码,它暗指短语中的一个字,只要你把密码的含义破解出 2020-07-02 …
英语翻译对于个人来说对于国家来说翻译以上两个短语我来解释一下我的意思,就是某件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2020-07-16 …
关于极限的四则运算问题目使用极限四则运算的条件是各项的极限都存在.我想问的是,当我分解时如何知道分解 2020-12-15 …
有关极限四则运算的问题使用极限四则运算的条件是各项的极限都存在.我想问的是,当我分解时如何知道分解出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