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美》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6题。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阅读《说美》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6题。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1.在作者看来,“美”是可以分等级的,这个等级该怎么划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一句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说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下边一句话的?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什么才是最美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依次是风度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形态之美(“形体之美”)、面容之美(“颜色之美”)。 2.“这样”是指按照几何比例和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合成一张人像两种画法。在作者看来真正的人物美,借助公式的图画是无法表现的。 3.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美是和谐”,或者说是“和谐美”。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美的理解。
提示: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 3.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能力。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校园风景一天,值日生小华打扫教室时,不小心把小强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他赶紧拿起文具盒并连连对小强说 2020-05-17 …
多少个年少时有过绚丽愿景的人,随着时光流走,韶华渐褪而成了“渔夫”,当年的希冀已经成了今日的唏嘘. 2020-06-07 …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人所曾 2020-06-22 …
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新汀县某一繁华景象:市中交易,未晓而集。每岁棉花入市,牙行多聚。少年以 2020-07-04 …
情景分析情景一:如今,我经常为一点小事而冲动,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烦恼。情景二:近来,我常常喜欢在 2020-11-04 …
小华和小张两家相距2000M小华从自家出发速度为50M每一分钟.小张从自己家出发,与小华相向而行,他 2020-11-14 …
作文触景生情,是说因看到眼前的景象而产生某种感情;景随情生,则是说因心情而产生了对眼前景物好恶的看法 2020-11-22 …
小华有一部“傻瓜”相机,照相时不能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能调节焦距;他从说明书中了 2020-11-27 …
情景分析:情景一:小新在数学测验结束时,因为一道题没解出来,一怒之下将试卷撕毁,气急败坏地离开了教室 2020-12-03 …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华景象,而七、八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什么?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