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之秋,牙斯①寇边,既饮马于大江,欲断流而投鞭。自江以北,号百万以震扰;自江以南,无一人而寂然。牙斯抵掌而笑曰:“吾固知南风之不竞,今其幕有乌②而信焉。”指天
辛巳之秋,牙斯①寇边,既饮马于大江,欲断流而投鞭。自江以北,号百万以震扰;自江以南,无一人而寂然。牙斯抵掌而笑曰:“吾固知南风之不竞,今其幕有乌②而信焉。”指天而言:“吾其利涉大川乎!”方将杖三尺以麾犬羊,下一令以令腥膻,掠木绵估客之艓,登长年三老之船;并进半济,其气已无江堧③矣。南望采石之矶,屹峙七宝之山;一帜特立,于彼山巅。牙斯大喜曰:“此降幡也。”贼众呼“万岁”而贺曰:“我得天乎? ”言未既,蒙冲两艘,夹山之东西,突出于中流矣。其始也,自行自流,乍纵乍收,下载大屋,上横城楼;缟于雪山,轻于云球;翕忽往来,顷刻万周;有双罍④之舞波,无一人之操舟。贼众指而笑曰:“此南人之喜幻,不木不竹,其诳我以楮⑤先生之俦乎?不然,神为之楫,鬼与之游乎?”笑未既,海鳅万艘,相继突出而争雄矣,其迅如风,其飞如龙。俄有流星,如万石钟⑥;陨自苍穹,坠于波中;复跃而起,直上半空;震为迅雷之辚隐,散为重雾之冥蒙;人物咫尺而不相辨,贼众大骇而莫知其所从。于是海鳅交驰,搅南蹂东;江水皆沸,天色改容;冲飙为之扬沙,秋日为之退红。贼之舟楫,皆躏藉于海鳅之腹底;吾之戈艇矢石,乱发如雨而横纵;马不必射,人不必攻;隐显出没,争入于阳侯之珠宫。牙斯匹马而宵遁,未几自毙于瓜步之棘丛。
予尝行部而过其地,闻之渔叟与樵童;欲求牙斯败绩之处,杳杳不见其遗踪。但见倚天之绝壁,下临月外之千峰。草露为霜,荻花脱茸。纷棹讴之悲壮,杂之以新鬼旧鬼之哀恫。因观蒙冲、海鳅于山趾之河汭,再拜劳苦其战功;惜其未封以下濑之壮侯,册以浮波之武公。抑闻之曰:在德不在险,善始必善终。吾国其勿恃此险,而以仁政为甲兵,以人材为河山,以民心为垣墉也乎!
(取材于杨万里《海鳅赋》)
注:①牙斯:指金主完颜亮。②幕有乌:帐幕之上有栖息的乌鸦,古人认为是兵败之兆。③堧:ruǎn空地。④罍:léi 装酒水的器皿,这里指船。⑤楮:chǔ,这里代称纸。⑥石钟:石、钟都是古代容量单位。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固知南风之不竞 竞:竞争
B.方将杖三尺以麾犬羊 麾:指挥
C.皆躏藉于海鳅之腹底 躏藉:这里指覆压
D.牙斯匹马而宵遁 宵:在夜间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既饮马于大江,欲断流而投鞭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B.今其幕有乌而信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吾其利涉大川乎
贼众大骇而莫知其所从
D.无一人之操舟
不知东方之既白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并进半济,其气已无江堧矣
(金国的船只)齐头并进,横渡长江,行程过半,那气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B.不木不竹,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
(两艘蒙冲)不是木船不是竹船,难道用纸做的来欺骗我们吗?
C.震为迅雷之辚隐,散为重雾之冥蒙
(流星)炸裂开,声音好像震天的霹雳,喷散开,浓烟仿佛浓重的雾气。
D.惜其未封以下濑之壮侯,册以浮波之武公
可惜那时没有封(海鳅、蒙冲)为“下濑壮侯”,而封它们为“浮波武公”了!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采石矶战斗之初,金国进犯之敌来势汹汹,全军上下,皆骄傲轻狂,不可一世。
B.宋军在战斗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发挥特殊船只和武器的优势,赢得胜利。
C.作者凭吊采石矶战场,将无力报国的悲哀之情寄寓在萧条冷落的深秋景象中。
D.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不应该倚仗天险,而是要靠仁政、人才与民心。
10. (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高考模拟)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5分)
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 2020-05-16 …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限断6处)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王今 2020-05-16 …
英语翻译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020-06-13 …
中文文言文!”其“解释什么!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二、遂前其足.三、视其缶,而无蛇尚存.四、其 2020-06-16 …
英语翻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2020-06-20 …
这个古代故事的原创者鸟,吾知其能飞;鱼,吾如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 2020-07-07 …
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 2020-11-10 …
英语翻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2020-11-22 …
文言文翻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2020-11-22 …
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