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③成列,楚人未既济④.司马⑤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 ③既:尽,完了。 ④济:渡过。 ⑤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彼竭我盈___ ②一鼓作气___ ③既陈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同样是作战,怎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曹刿、子鱼二人各有主张:曹刿主张___;子鱼主张___。
(4)战争的胜负与国君有着直接关系,请说说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临阵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③成列,楚人未既济④.司马⑤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 ③既:尽,完了。 ④济:渡过。 ⑤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彼竭我盈___ ②一鼓作气___ ③既陈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同样是作战,怎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曹刿、子鱼二人各有主张:曹刿主张___;子鱼主张___。
(4)战争的胜负与国君有着直接关系,请说说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临阵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
①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盈:充满;
②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鼓:击鼓进军;
③摆好阵势.陈:同“阵”,摆好阵势.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同时还要兼顾句子的通顺.
①重点词语:下:下车;辙:车印;轼:车前的横木.句意为:(曹刿)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再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
②重点词语:彼,对方;济,渡河;及,趁着.句意为: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曹刿主张:作战时要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子鱼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然后概括作答.
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因此能够取得人民的信任.在战场上,能够听取曹刿的意见,抓住战机,等到“齐人三鼓”之时才出战,大败齐军.而泓水之战中宋公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没有抓住“楚人未既济”的良好战机,导致宋军大败.综述为:鲁庄公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用人不疑;而宋襄公不听取子鱼的正确意见,错失战斗的良机.
答案:
(1)①充满; ②击鼓进军;③同“阵”,摆好阵势.
(2)①(曹刿)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再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
②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作战时要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鲁庄公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用人不疑;而宋襄公不听取子鱼的正确意见,错失战斗的良机.
①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盈:充满;
②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鼓:击鼓进军;
③摆好阵势.陈:同“阵”,摆好阵势.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同时还要兼顾句子的通顺.
①重点词语:下:下车;辙:车印;轼:车前的横木.句意为:(曹刿)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再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
②重点词语:彼,对方;济,渡河;及,趁着.句意为: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曹刿主张:作战时要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子鱼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然后概括作答.
长勺之战中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因此能够取得人民的信任.在战场上,能够听取曹刿的意见,抓住战机,等到“齐人三鼓”之时才出战,大败齐军.而泓水之战中宋公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没有抓住“楚人未既济”的良好战机,导致宋军大败.综述为:鲁庄公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用人不疑;而宋襄公不听取子鱼的正确意见,错失战斗的良机.
答案:
(1)①充满; ②击鼓进军;③同“阵”,摆好阵势.
(2)①(曹刿)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再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的队形).
②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作战时要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避其锋芒,后发制人),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鲁庄公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用人不疑;而宋襄公不听取子鱼的正确意见,错失战斗的良机.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司考真题!以下选项中,那些不构成甲公司的解散事由?A.甲公司将其部分资产分为两部分,组建成乙、 2020-05-17 …
某公司卖甲乙两种电脑,甲每台售价4000元,成本3500元,乙进价3000元,售价3800元.设购 2020-05-22 …
甲、乙两公司软件设计师分别完成了相同的计算机程序发明。甲公司先于乙公司完成,乙公司先于甲公司 2020-05-26 …
甲公司于2007年8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价格为120万元,成本为90万元.甲公司应于2007- 2020-06-06 …
这个约定违反公司法么,跪求大神解答某公司于2014年10月1日成立注册资金20万元,公司为股份责任 2020-06-15 …
问题问反映费用和支出总计,不是应该125万么,扣掉108是什么意思乙公司因甲公司延期交货而与甲公司 2020-07-23 …
会计问题11B公司于2010年3月20日,购买甲公司股票150万股,B公司于2010年3月20日,购 2020-11-06 …
编制有关会计分录,甲公司于2006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甲公司于2006年1月1日购入乙公 2020-11-06 …
1、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甲公司于2000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当年产玉 2020-11-29 …
中级财务甲公司于2005年10月受到A公司的起诉甲公司于2005年10月受到A公司的起诉,A公司声称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