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以下各题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②北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以下各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②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1)本诗的体裁属于___。
(2)本诗中诗人用笔非常的细腻,试举一例分析。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释】①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②北斗、南斗:星宿名。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1)本诗的体裁属于___。
(2)本诗中诗人用笔非常的细腻,试举一例分析。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诗歌题材的考查.本诗的体裁属于七言绝句.
(2)本题是对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更深月色半人家”一句中,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阴影里,这种明暗的对比越发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2)、“北斗阑干南斗斜”一句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进一步点出夜深,和第一句中“更深”相照应.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4)、“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3)本题是对诗人情感的考查.“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本题根据“虫声、新绿”来描写情景,然后根据描写的情景来感悟诗人的心情即可.表达了诗人感受到春的气息的喜悦之情.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答案:
(1)七言绝句
(2)1)、“更深月色半人家”一句中,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阴影里,这种明暗的对比越发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2)、“北斗阑干南斗斜”一句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进一步点出夜深,和第一句中“更深”相照应.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4)、“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3)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2)本题是对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更深月色半人家”一句中,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阴影里,这种明暗的对比越发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2)、“北斗阑干南斗斜”一句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进一步点出夜深,和第一句中“更深”相照应.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4)、“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3)本题是对诗人情感的考查.“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本题根据“虫声、新绿”来描写情景,然后根据描写的情景来感悟诗人的心情即可.表达了诗人感受到春的气息的喜悦之情.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答案:
(1)七言绝句
(2)1)、“更深月色半人家”一句中,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阴影里,这种明暗的对比越发衬托出了夜的静谧.
2)、“北斗阑干南斗斜”一句中,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进一步点出夜深,和第一句中“更深”相照应.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4)、“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
(3)这首诗记叙了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
译文:
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看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以下各题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星和小红同学进行测定食用油密度的实验: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分以下几步:1.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放 2020-05-13 …
斗蚁袁宏道译文斗蚁尝过西山,见儿童取松间大蚁,剪去头上双须,彼此斗咬,至死不休.问之,则曰:“蚁以 2020-06-11 …
聪明阿斗寇延丁阿斗其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从小就是。阿斗曾经以为人只有强大有力了才能生存,特别是当 2020-06-21 …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1分)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 2020-07-15 …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理想又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理想是各种各样、 2020-11-21 …
毛泽东对武装斗争和非武装斗争形式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是()A、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其他形 2020-11-22 …
近代前期中国农民阶级先后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反抗斗争,这些斗争可以说明:①农民阶级是反封建 2020-11-23 …
漏斗不够长时,可以在漏斗下面放一个试管,也可以液封有大理石和稀盐酸只CO2时,漏斗不够长时,不能液封 2020-12-04 …
一架喷气式战斗机,16分钟最多能飞行256千米,一次执行任务时,它以最快的速度在空中飞行了34分钟, 2020-12-13 …
近代前期中国农民阶级先后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反抗斗争,这些斗争可以说明:①农民阶级是反封建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