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A.断块山地B.向斜成山C.火山地震D.沧海桑田

题目详情
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A. 断块山地
B. 向斜成山
C. 火山地震
D. 沧海桑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所以断块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因此向斜成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正确;
C.火山地震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沧海桑田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看了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a地在山下,b地在山上,一次某人从a地到b地,然后又从b地返回q地共用4小时.已知他上山和下山的速度  2020-03-30 …

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  2020-04-25 …

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  2020-05-12 …

小明从A地翻过山顶到B地,共行了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  2020-05-23 …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江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  2020-07-16 …

一个人从A地越过山顶B到C地,走了19.5千米,共用了5小时30分钟.如果他从A到B上山时每小时行3  2020-11-08 …

中共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遵义会  2020-11-13 …

山区地形与民俗关系显示,山体是天然的回音壁,深谷是自然的共鸣箱.一般不出现在深谷的民俗是()A、刘三  2020-11-2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  2020-12-26 …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这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A.创建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B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