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清明节文化内涵的再认识仲富兰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重新认识。清明节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清明节文化内涵的再认识
仲富兰
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重新认识。清明节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第一,它是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其次,在近世社会生活中,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又是一个与农事节令紧密结合的节日;第三,清明节的特殊内涵在于,它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节日,其规模之宏大,差不多仅次于春节。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一对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协调和安排。
概括清明节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莫过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这八个字。各种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敬重祖先都属于前者;而伴随清明节日的所有大众性娱乐活动,包括斗鸡、拔河、放风筝和蹴鞠等,则属于后者,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林林总总的节俗形式,大抵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反映了中国人豁达的生死观。孔子的“子不曰怪力乱神”,庄子的“齐生死”,把生与死等量齐观,把生命看成是一种呈“抛物线”型的自然过程,对生存和死亡都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以前,就已经存在。即使面对死亡,也是认为走向另一个世界,对待死亡依然是一种淡然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生命韧性特别顽强的民族。由此而派生出对于生命的两种状态,一是对生命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知足常乐”的生存观;二是“砍头不过风吹帽”、“廿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视死如归”的死亡观。
自古以来,“入土为安”习俗的顽强传承,土葬就会有坟墓,坟堆历经一年四季的风霜雨雪,难免会堆土蒙尘,难免会草木凋零。就像故去的亲人,越走越远,因此,在来年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清新明洁之时,就有“扫墓”之举。扫墓其实也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孝敬老人、敬重祖先。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清明节不可忽视的价值在于,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凝聚民族精神。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清明节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
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清明节还代表着最基本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力量的展现。即便在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的官府都会在这一天组织洒扫孤死、无主的坟墓,作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抚慰,为现代社会价值取向注入一种普适性与人文关怀。
“勿忘生者”的节日内涵,在历史上也曾经展现得淋漓尽致。杜甫《清明》诗云:“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形容的正是清明时节的人潮汹涌。所有的传统节日,至唐代都发生变化,清明节也是这样,它的世俗性的成分在提高,宋明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清明节越来越兴盛,不仅展现出“追思先人”的高潮,在“勿忘生者”方面也出现更多的节俗形式,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民众娱乐活动。
传统的清明节主要依凭着民间乡土社会世代相传。而当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媒介开始大规模地侵蚀传统节日文化,首先是改变着传统节日背景下的人与人的关系。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在市场消费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最要紧的是加强对传统清明节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方面,去关注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清明节相关的游艺、祭祀、饮食等习俗相互依存着的民间艺术。
1.清明节具有多重文化内涵,以下不属于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A. 它与传统农时节律相吻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B. 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与农事节令紧密相关。
C. 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春游的节日。
D. 它充分地协调和安排了人世间的悖论,从而化解了一些矛盾。
2.从中国人豁达的生死角度看,以下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生命只是一个自然过程,生亦不喜,死也不惧。
B.“子曰不怪力乱神”,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C.死只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生死总会轮回。
D.生与死是生命的两个极其矛盾的重要环节。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追忆先人,勿忘生者”这八个字既体现中国人对死者的敬畏,也表现了对生者的安慰,从而化解了这一对本来不可调和的矛盾。
B. 扫墓、祭奠这些行为昭示着中国人对亲情、对先人的重视,表达了承前启后、生生不息的血脉的延伸与接续。
C. 清明节的越来越兴盛,缘于它的世俗性成分的不断提高,“勿忘生者”的娱乐活动成了清明节的重要的内容。
D. 在市场消费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如何借助现代媒介进一步弘扬清明节的传统,成了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半命题作文我富有因为我中考作文要600字的作文呵呵 2020-05-22 …
高一英语必修1翻译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这是篇课文我说清楚了哦我要的 2020-06-10 …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体现了A.先富要带动后富,走向共 2020-06-16 …
我国清代著名学者彭端淑所写的文言名篇《为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境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穷和尚对 2020-06-22 …
下列哪句诗表达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人生自古谁 2020-06-29 …
华西的致富观是: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是()A.共同富裕的 2020-07-16 …
作文文体不清扣多少分?我写的作文文体不清老师只给了25分,满分60分,即使我文体不清也不该只给那么少 2020-12-13 …
关于‘财富是什么’这篇作文.我写的内容是毅力就是我的财富.有些关于地震中存活的人因为毅力存活下来之类 2020-12-18 …
江苏华西的致富观是: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是[]A.共同富裕 2021-01-13 …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主要体现了()A.防止贫富悬殊,实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