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焉。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
|
|
解析:
(1) “耻”在这里应是“羞耻” (2) 主语应是“诸”即指众人 (3) 错在将“度以下心不安之”解释“公孙度对他心生忌恨而欲加罪” (4) ①隐隐藏的龙,因为不被有看见而成就品德。言论不合时宜,都是招来灾祸的途径。(3分) ②王烈听说这件事后就派让人前去酬谢他,送给他一匹布。(2分) (5) ①共/ 同 也/ 言 有 德 者 皆 由 俭 来 也 ②夫 俭 则 寡 欲/ 君 子 寡 欲 则 不 役 于 物/ 可 以 直 道 而 行 ③小 人 寡 欲 则 能 谨 身 节 用/ 远 罪 丰 家/ 故 曰/ 俭 德 之 共 也 ④侈 则 多 欲/ 君 子 多 欲 则 贪 慕 富 贵/ 枉 道 速 祸 ⑤小 人 多 欲 则 多 求 妄 用/ 败 家 丧 身/ 是 以 居 官 必 贿/ 居 乡 必 盗 附文言译文: 公孙度的声威远传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归附地。北海人管宁、邴原和王烈也都前往投奔。管宁年轻时与华歆是朋友,曾一起锄菜,看到地上有一块黄金,管宁继续挥锄不止,视黄金如同瓦砾,华歆却将黄金抬起后又扔掉。人们从这件事上判断出他们二人的优劣。邴原曾到远方去游学,八九年后才返回家乡,(临行时)老师和朋友们以为他不会喝酒,所以只准备了米和肉为他送行。邴原说:“我本来有酒量,只是因为怕荒废学业,才将酒戒掉。如今就要与你们远别,可以痛快地和大家饮宴。”于是与众人坐在一起饮酒,喝了一天也没醉。管宁、邴原都以节操高尚而闻名,公孙度听说他们到来,便准备宾馆,迎候二人。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就在山谷中建造屋舍。当时前来避难的大人多居住在郡城南郊,而唯独管宁住在北郊,表示他不想返回家乡的意愿。后来人们渐渐地在他的周落户。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每次见到公孙度,只谈儒学经典,不涉及世事;回到山中,则专门讲授《诗经》、《尚书》,只会见学者。因此,公孙度因管宁为人贤明面不再提防他,百姓则受到他品德的感化。邴原为人性情刚直,喜欢议论时政,穷究事物的原理,公孙度以下的各级官吏,都对此感到不安。管宁对邴原说:“隐藏的龙,以不为人所见而成其德。不合时宜而发表意见,都会招来灾祸。”他秘密教邴原逃回中原。公孙度听说后,也没有派人追赶。王烈器度宽宏,学业精深,年轻时名望在管宁、邴原之上。他善于教诲,乡里有人偷牛,被牛的主人捉住,偷牛贼请求说:“甘愿受刑被杀,只求不要让王烈知道。”王烈听说后让人前去看他,并送给他一匹布。有人询问送布的原因,王烈说:“偷牛贼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说明他还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能够生出善心。我送给他布,就是鼓励他从善。”后来,有一位老人将佩剑丢失在路上,一位行人看到后,便守在旁边,到了傍晚,老人回来,找到了丢失的剑,大为惊奇,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调查,原来守剑的人就是从前那个偷牛贼。许多人发生争执后,都愿意去找王烈对证,请他裁决,有的才走到半路,有的只看到他的住宅,便纷纷返回去,都向对方让步,而不愿让王烈知道他们有过纠纷。公孙度想任命王烈为长史,王烈推辞不受,而去做商人来自贬身份,(表示无意为官)。公孙度这才作罢。
课外阅读。诚实的孩子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着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 2020-06-19 …
6.(盐城中考)“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 2020-07-02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 2020-07-02 …
甲、乙两人同时从宁波港出发到距离240千米的上海港,甲乘快艇4小时候到达上海港,然后立即换成船返回 2020-07-09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 2020-07-26 …
近日,某中学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同学们整理出以下材料。材料一: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 2020-07-2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是全国日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境内荒漠、荒地、荒山面积超过70 2020-07-29 …
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其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 2020-12-09 …
宁波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继承和发扬甬城儿女的优良传统,大力培养“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新时 2020-12-26 …
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