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氯气的喷泉实验时(装置如图1-5-30),发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喷入烧瓶后溶液的红色褪去。甲、乙两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图1-5-30甲:因为氯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氯气的喷泉实验时(装置如图1-5-30),发现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喷入烧瓶后溶液的红色褪去。甲、乙两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图1-5-30

甲:因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甚至呈酸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

乙:因为氯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NaOH溶液改成酸性KMnO 4 溶液,把Cl 2 换成SO 2 气体,试问用图示所给装置完成喷泉实验是否合理?___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似“褪色喷泉实验”还有多种“变色的喷泉实验”。请你按实验要求,分别设计1个“变色喷泉实验”,并填写下列表格:

编号

实验要求

烧杯中的溶液

滴管中的液体

烧瓶中的气体

无色变红色的喷泉

 

H 2 O

 

红色变无色的喷泉

 

 

SO 2

(4)有人设计用钠做喷泉实验的装置(如图1-5-31所示,大头钉上是足够量的金属钠),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开始时喷出的喷泉压力大,水流急,但随后越来越慢,并且烧瓶不能充满溶液,若钠是足够量的,装置也不漏气,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31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本题是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并与实验探究问题结合在一起。探究验证氯气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的原因。若乙同学的说法正确,则说明酚酞被氧化,再加入氢氧化钠不会变红色;而如果甲同学正确,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色。用高锰酸钾溶液和SO2进行喷泉实验,要考虑药品对仪器的影响,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使橡胶(连接玻璃管的橡胶管、胶头滴管)氧化变质,因此,该实验不合理。无色变红色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是含酚酞的水溶液遇氨气。红色变无色的情况可以是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氢气体或SO2(也就是酸性气体)相遇。用钠做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增大了广口瓶中的压力,而使瓶中的液体压入圆底烧瓶中,由于圆底烧瓶中的气体无法排出,压强会越来越大,喷泉的水流会越来越慢,并且不会充满整个烧瓶。答案:(1)取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如果溶液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  如果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不能恢复红色,则说明乙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2)不合理  KMnO4溶液可与橡胶塞反应,也不能盛放在倒置的胶头滴管中(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编号实验要求烧杯中的溶液滴管中的液体烧瓶中的气体①无色变红色喷泉酚酞试液H2ONH3②红色变无色喷泉NaOH(酚酞)溶液NaOH溶液SO2(4)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增大下部的压强,而使液体进入烧瓶  由于液体不断进入烧瓶,气体不能排出,压强会越来越大
看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氯气的喷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