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学说。平时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学说。平时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名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年樱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打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1920年1月29日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根据材料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过激派”指的是什么?“伪说”、“此种学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

②材料一中的“近因”指什么事?与“远因”有何关系?

③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④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过激派”指宣传社会主义的人。“伪说”“此种学说”指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罢学风潮”指的是五四运动。

②“近因”指巴黎社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是远因。先进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启发了青年学生的觉悟,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材料一诬蔑学生和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的爱国行动。

④不完全正确。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不止依靠青年学生和舆论界的力量,更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大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