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谈感恩》,完成下题。谈感恩①最近,得知上海中小学学生守则里增加了“要学会感恩”这一条目。好是好,但要知道:对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是不可
题目详情
阅读《谈感恩》,完成下题。
谈感恩 ①最近,得知上海中小学学生守则里增加了“要学会感恩”这一条目。好是好,但要知道:对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书本就能学到的,而须从成人社会中耳濡目染,去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对身边的生活麻木不仁缺乏感受,自然也就无从体验“感恩”的情怀。一句话:生活中如果缺乏培植感恩情怀的土壤是不行的。
②来自河北省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很多家长与老师也已习惯了付出,并不期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我认为这样做并不足取,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为她作出的牺牲,也就不会具有感恩的情怀,自然也就不会珍惜所得到的一切。
③古人云:施恩不图报。但那仅仅是体现了施恩者的一种高尚品格。殊不知古人还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警句。
④我们的民族,历来对报恩者总是肃然起敬的,而对忘恩者一贯是鄙视的,尤其是那些“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人,更为社会所不耻,亦被称之为“小人”。而一旦被众人视为“小人”,那是羞于见人而抬不起头来的。
⑤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给我以生命,让我得到一次享受生活的乐趣、享受人生百味,享受生命美好的机会。
⑥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教过我的老师,因为他们传道解惑,扶我走上人生道路,义无反顾、执着无悔。
⑦感谢社会和他人的恩惠:感谢每个曾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过我却并不指望我一声道谢的好心人。
⑧倘若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社会的关注爱护,没有众人的帮助,我们何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⑨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良知及条件!
⑩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它不是利益交换,更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那番虚情假意。它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它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消融许多的抱怨和不满。若能感受到有人爱你、帮助你、赏识你、关心你、喜欢你,将都会给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使自己的情感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利益交换,无法感受到人情的温暖,自然也就无从感受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⑪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曾经对数千多人进行了十几年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心有感恩情怀的人,会自动乐于助人,处处行善,生活快乐且寿命显然延长;相反:不知感恩的人,自私无情、性格孤僻,损人利己;无法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一点五倍。
⑫可见:只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于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帮助,社会的关注、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才能真诚地面对生活、才能热情地给予他人,才能坦然地接受关爱,由此勤奋地学习、工作并快乐地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有删改)(1)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良知及条件”三个语句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个语句,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横线上。
(2)文章第二段所写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感恩之于做人的意义。
谈感恩 ①最近,得知上海中小学学生守则里增加了“要学会感恩”这一条目。好是好,但要知道:对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书本就能学到的,而须从成人社会中耳濡目染,去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对身边的生活麻木不仁缺乏感受,自然也就无从体验“感恩”的情怀。一句话:生活中如果缺乏培植感恩情怀的土壤是不行的。
②来自河北省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很多家长与老师也已习惯了付出,并不期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我认为这样做并不足取,因为孩子不知道父母为她作出的牺牲,也就不会具有感恩的情怀,自然也就不会珍惜所得到的一切。
③古人云:施恩不图报。但那仅仅是体现了施恩者的一种高尚品格。殊不知古人还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警句。
④我们的民族,历来对报恩者总是肃然起敬的,而对忘恩者一贯是鄙视的,尤其是那些“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人,更为社会所不耻,亦被称之为“小人”。而一旦被众人视为“小人”,那是羞于见人而抬不起头来的。
⑤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给我以生命,让我得到一次享受生活的乐趣、享受人生百味,享受生命美好的机会。
⑥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教过我的老师,因为他们传道解惑,扶我走上人生道路,义无反顾、执着无悔。
⑦感谢社会和他人的恩惠:感谢每个曾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过我却并不指望我一声道谢的好心人。
⑧倘若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社会的关注爱护,没有众人的帮助,我们何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⑨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良知及条件!
⑩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它不是利益交换,更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那番虚情假意。它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它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消融许多的抱怨和不满。若能感受到有人爱你、帮助你、赏识你、关心你、喜欢你,将都会给自己带来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使自己的情感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懂得感恩的人,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利益交换,无法感受到人情的温暖,自然也就无从感受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⑪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曾经对数千多人进行了十几年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心有感恩情怀的人,会自动乐于助人,处处行善,生活快乐且寿命显然延长;相反:不知感恩的人,自私无情、性格孤僻,损人利己;无法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一点五倍。
⑫可见:只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于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帮助,社会的关注、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才能真诚地面对生活、才能热情地给予他人,才能坦然地接受关爱,由此勤奋地学习、工作并快乐地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有删改)(1)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良知及条件”三个语句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个语句,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横线上。
(2)文章第二段所写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感恩之于做人的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论点的概括,要特别注意题目、开头、结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要注意要准确,不要照搬原句,有时要能够从其中筛选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即论点.即:人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2)本阅读题是对论点论据的考查.论点的概括,要特别注意题目、开头、结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要注意要准确,不要照搬原句,有时要能够从其中筛选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即论点.论据为论点服务,用来证明论点.即:要想让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首先得有培植感恩情怀的土壤.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明确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结合论点来确定.分析合理即可.即:主要结合文章第⑿段的内容,再联系自己从感恩中获得的感悟、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等方面的内容来谈.
答案:
(1)人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2)要想让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首先得有培植感恩情怀的土壤.
(3)主要结合文章第⑿段的内容,再联系自己从感恩中获得的感悟、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等方面的内容来谈.
(2)本阅读题是对论点论据的考查.论点的概括,要特别注意题目、开头、结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要注意要准确,不要照搬原句,有时要能够从其中筛选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即论点.论据为论点服务,用来证明论点.即:要想让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首先得有培植感恩情怀的土壤.
(3)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明确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结合论点来确定.分析合理即可.即:主要结合文章第⑿段的内容,再联系自己从感恩中获得的感悟、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等方面的内容来谈.
答案:
(1)人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2)要想让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首先得有培植感恩情怀的土壤.
(3)主要结合文章第⑿段的内容,再联系自己从感恩中获得的感悟、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等方面的内容来谈.
看了阅读《谈感恩》,完成下题。谈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这句话对吗 2020-07-1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后和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 2020-07-31 …
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2.两个全等图形一定成中心对称.4.若两个三角形对应点的连线都经 2020-07-31 …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①这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形;②对称点的连线一定经过对称中 2020-08-01 …
如图所示:两个五角星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指出哪一点是对称中心?并指出图中A,B,C,D的对称点. 2020-08-01 …
初中数学.中心对称数字0-9中,0,1,8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6和9则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请 2020-08-0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旋转后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B.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中心对称C.成中心对 2020-08-0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一定成中心对称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够互相重 2020-11-0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一定成轴对称B.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一定成中心对称C.成轴对 2020-11-11 …
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两个全等三角形必定关于某一点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