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0.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10.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分)
答:
11.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6分)
答:
10.
分 析:
答题时首先要关注题目“菊”的象征意义,想到高洁、淡泊名利这些术语,然后再读诗歌,由最后一句“由来不羡瓦松高”可以品味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这样的内涵。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分 析:
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利用雌雄 2020-05-16 …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 2020-06-09 …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 2020-07-03 …
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 2020-07-15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 2020-07-15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 2020-07-16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利用雌雄 2020-07-16 …
请通达信公式高手把下面公式的1.1911.3821.6181.809换成0.8750.750.62 2020-07-23 …
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可培育抗病高产青蒿素的植株.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人工 2020-11-10 …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