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28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
题目详情
(28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8分) (2)在孙中山之前,中国持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还有哪些人?简要分析这些人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如果要反驳孙中山的观点,你可以提供哪些论据?(9分) (3)材料三中,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7分) (4)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7—18世纪:中国农耕文明发达。(2分) 19世纪: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掠夺的对象。(2分) 近年来:①中国威胁论。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③中国成为西方强有力的竞争者。 ④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抵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分) (2)洋务派。(1分) 原因:①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反对民主政治。 ②洋务派是专制制度的受益者。 ③洋务派的教育背景是传统文化。 ④洋务派对西方仍缺乏全面认识。(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 论据:①西方近代建立代议制民主,使人类进入法治时代,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②西方近代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类的思想。(4分) (3)背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分) 不是。(1分)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文革中民主法制遭严重破坏;思想僵化。(4分) 是。(1分)生活方式简单,资源消耗少;人们崇尚节俭。(4分) (4)广泛交流、深入交流,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等。(4分) |
|
看了(28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乌云里有白光在闪射,是什么现象?2009年4月19日晚22:45分到22:55分左右,大雨过后的宁 2020-05-13 …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地的新闻报道回答:(1)材料一体现当时全国出现的什么事情?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020-05-13 …
有关时隐时现的成语前提要求(要想时隐时现一样的结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要是同一个字,第二个字和第四 2020-05-24 …
时隐时现的近义词是什么 2020-06-11 …
阅读材料:材料一: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北宋纸币铜板拓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 2020-07-28 …
橡胶件开炼后放置一天就不行了胶料前一天经过密炼,开炼后硫化产品可以.但第二天就不行了,硫化时产品出现 2020-11-05 …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分析两则材料内容,哪一则材料出现的时间更早些?为什么阅 2020-11-15 …
阅读李汉荣的《今夜的泪水》,按要求答题。那个星期天,我在山上漫步,沿着野草缠绕的小径随意走着,我不想 2020-11-2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 2020-12-16 …
20世纪80年代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当时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紫色化学合成物质BaCuSi2O6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