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考练兵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天上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3.下列对本词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照应了小序说的“欢饮达旦”。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旨在表达词人对圆月满腹怨恨之意。
4.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词人最终领悟到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D.全篇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新题演练
5.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无论是诗还是词,朗读时都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蛐青天。
B.不知/天上蛐宫阙,今夕/是/何年。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6.这首词的首句和结句都是由前人语句化用而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跟“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比较,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简要说说理由。
同志们``成语对对子..帮帮忙额``淡泊明志---蜀犬吠日---震天动地---申旦达夕---旗开得 2020-05-12 …
局部电位可以总和,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便可发生A、动作电位B、静息电位C、电紧张电位D、局部电位E、 2020-06-07 …
《南州六月荔枝丹》最后一自然段引用苏轼的诗的主要目的是A.表达苏轼对水果丰富、荔枝鲜美的岭南的留恋 2020-06-09 …
文言文《王冕传》中琅琅达旦达和旦什幺意思 2020-06-11 …
用成语对出下联:精卫填海--蜀犬吠日--悬梁刺骨--震天动地--申旦达夕--瓜熟蒂落--旗开得胜- 2020-06-16 …
但愿人长久课文里眼睁睁一词表达苏轼什么却什么的心情. 2020-06-26 …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也 2020-07-28 …
精彩句段我来品。(课文2和3节)(1)用横线画出表达苏轼和弟弟手足情深的词句。(2)“七个年头”说明 2020-12-09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你能说说此句表达苏轼怎样的感情吗? 2020-12-12 …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表达苏轼思念家人的情感吗?具体是表达什么情感?问题多了点,给你点悬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