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①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②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杂诗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 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 ② 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以后入仕于隋,本诗是其晚年从长安回到扬州途中所作。②北雁:北来的雁。大雁秋季由北往南飞,和诗人的归途一致。
(1)请简要分析《杂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比较两首诗在抒情方面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答案应包括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的具体分析及全诗的思想感情三部分内容。
答案: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忽遇旧友的有着强烈乡思的人。开头两句,“故乡”一词迭见,“应知”云云,几近啰唆,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而后两句,作者将所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集中寄托在窗前的寒梅上。全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2)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江诗中的“菊”、王诗中的“梅”是两诗的主要意象,抓住诗中的“菊”或“梅”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再结合诗人的际遇作答即可。
答案: 同:①都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②都是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故乡的物(一为篱下菊,一为寒梅)上。异:从“篱下菊”看,《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除表达对故乡的怀想之情外,还表现了作者的归隐之情。
【诗歌鉴赏】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是江总在陈亡以后入仕于隋时所作的,诗中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作者将对故乡的想念,寄托在篱笆下那纯洁美丽的菊花上,“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从“篱下菊”看,本诗除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想之情外,还表现了作者的归隐之情。
王维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开头两句,“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几近啰唆,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而“我”撇开其他,独问窗前之寒梅,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的,就是窗前的那株寒梅。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 2020-05-22 …
帮我解开九宫格91748416726795725117498256是一个大的九宫格,每一个格又细分 2020-06-10 …
阅读回答问题鱼儿亲上我的脚宋长征八九月的天气,夏日的余热还未散去,秋天已飘来一丝丝清爽。庄稼还未成 2020-07-01 …
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面问题。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020-07-06 …
英语翻译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 2020-07-16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2020-12-04 …
一条隧道总长三百九十米甲队开凿进度十四米一天以对开头进度十二年一天同时相向开凿.需要多少天才能打这条 2020-12-19 …
中日一衣带水,交往源远流长.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国几乎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开始 2020-12-29 …
北京时间精选考题年7月15日晚19时30分,第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长沙开幕,湖南卫视现 2021-01-01 …
1.已知某铁路桥长800米,现有一辆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公用45s,整列火车完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