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趟列车。
材料二 戊戊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一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洋务运动“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时效和意义”的内容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原因。
(3)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近代政治理论和伦理观念等。
(2)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深霞和广霞,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的领导力量;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3)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本题所给的材料包含了一系列的对比,即洋务派主观目的与实际效果的比较和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在题目的设问中已经给定了比较的角度,所以要注意审题。第(3)问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即近代化,要注意洋务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洋务新政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正在上八年级的小兵同学的父母离婚了,法院判决小兵和母亲生活。由于小兵母亲下岗了,而小兵父亲另外组成  2020-05-17 …

谢枋得母讥元兵元兵南下时,叠山先生(南宋诗人谢枋得,号叠山)率众勤(援救)王,溃散(作战失利)而遁  2020-06-04 …

英语翻译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  2020-06-12 …

清朝进士李希圣曾记录:“……自联军之入城也,时掠取财物,而德兵尤横,……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  2020-06-15 …

这是几个文言文翻译,大师们给解答下吧29.《百战奇法》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必为敌所败.30.战国若  2020-06-19 …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出自《滕王阁序》以地事秦,事:斯用兵之效也,兵:而秦兵又至矣.兵:惜其用武而不..  2020-06-22 …

请把下面6句话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①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  2020-07-28 …

请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其中的道理.《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  2020-07-29 …

为什么邓士载出一偏师而致蜀国不战而降呢?难道蜀无可战之兵?当时姜伯约带了一部分兵力在外!而蜀国当时就  2020-11-10 …

英语翻译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