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题目详情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 [2] .
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 [3] .
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青波 [4] .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 [5] .
此时晴烟最深处 [6] ,舍南巷北遥相语.
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 [7] .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 [8] .
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9] .
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10] .
黄鹂:即黄莺,亦名仓庚、搏黍、黄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鸣声悦耳.
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杜宇、鹈鴂 ,初夏时啼声昼夜不断,其声凄楚.
一声梦断:言黄鹂的一声鸣叫把梦惊醒.楚江曲:指永州湘江之滨.故园:指长安.春意生:春天欣向荣的景象.
无山河:谓秦中平原没有高山大河.际天:连天,一望无际.青波:指麦浪.
王畿( j ī基):京郊,古称靠近京城的周围.优本:优待农民.务闲:指农忙过后稍稍清闲的候.饶经过:颇有情谊的频繁来往.
晴烟:指炊烟,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昆明:昆明池,在长安西南.据《汉书·武帝纪》,武帝为习水战,于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围四十里.细柳:地名,即细柳聚,又称柳市,在昆明池之南.汉文帝时,周亚夫曾屯兵于此,以备匈奴( zh ǔ驻):飞举.宋之问《度大庾岭》诗:“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伧( c á ng 仓):韩醇注:“楚人别种.”不思还:不想还乡.
乡禽:指在家乡常能见到的子规、黄鹂.生心:产生思念之心.桑梓:家乡.《诗经·小弁》:“桑与梓,必恭敬止.”朱《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用.”后以桑梓为家乡的代称.
闭声:停止鸣叫.回翅:张开翅膀往回飞.务速:一定要快.西林:柳宗元在长安城西有祖遗田产,有果树数百株,西林指此.椹( sh è n 臻):同“葚”,桑树结的果实,成熟后色紫,故日紫椹.行:即将.
今译 :
听厌了杜鹃朝朝暮暮的啼叫,
不料忽然间传来了黄鹂的鸣唱.
熟悉的叫声打断了我在湘江边上的睡梦,
满眼显现出故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那里放眼千里看不到高山大河,
与长天相连翻滚着青青麦浪.
京都地区优待农民少征赋役,
乡邻们在农忙过后、酒酿成熟频繁来往.
在那炊烟袅袅巷道深深的村舍里,
村南巷北的人们远远地打着招呼互话短长.
黄鹂翻飞在阳光下高高地横过昆明池,
又迎着风斜看着细柳展翅飞翔.
我如今跌落在家乡的千山万水之外,
就像楚地客家人那样不再返家回乡.
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停止鸣叫调转翅膀快往回飞吧,
你爱吃的西林紫桑就要飘出成熟的果香.
赏析:
本诗是柳宗元抒发离乡之愁、贬谪之苦的代表作.诗人因闻黄鹂鸣叫,引起乡思,反映久遭贬谪的抑郁和渴望还乡的心情.诗人谪居永州已经十个年头,度日如年,曾作《囚山赋》说:“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这种囚徒生活,使诗人深感抑郁与悲苦,然而朝廷有明令:“王叔文之党坐谪官员,凡十年不量移.执政而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十年将到,诗人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本诗就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子规”就是杜鹃,又称之为“杜魄”,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变,日夜悲啼,叫声似“不得归去”,直叫得眼睛出血,是历来诗文中悲苦的象征.武元衡《送柳侍御裴起居》诗说:“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诗人取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的诗意开篇,一个“倦”字点明悲苦之久,“不意”的喜悦可想而知.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故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关隘,以优美的语言、眷恋的情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有趣、令人向往的故园乡土风情画.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出生、成长之地,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实现平生抱负的希望所在.在迭经变故、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于是,家乡变成了作者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由此,诗人不惜浓墨重彩,礼赞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如痴者之喃,梦者之呓,亦真亦幻,如歌如画.春天的故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故乡土地平阔,产出丰富,人情醇厚,生活恬愉,连鸟儿在曾经显出卓著功绩的昆明湖、细柳营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现实是严酷无情的,复出的机会日益渺茫,使作者心灰意冷,徒生伤悲.诗句着力刻画故乡风物,字里行间既蕴涵着往日“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斜看细柳翥”的惬意和欢愉,又弥漫着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的悲苦和忧伤.结尾以拟人的手法,借问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心生忆桑梓”,嘱咐黄鹂速归,将作者戚苦、郁闷、无助、不平而又不甘放弃的情绪渲泻得淋漓尽致.
本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作者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顽强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然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诗以黄鹂一脉贯通,寓意高远,气韵流畅,开合自如,大气泱泱,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
看了"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围绕主题,探究问题。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生活时时处处有规则。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规则意识,让同学们理解  2020-06-28 …

英语翻译“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要求有点意境  2020-07-01 …

为调查黄鹂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网获30只鸟,其中黄鹂5只,做标记后放回自然界,第二次网获了30只鸟  2020-07-12 …

《黄鹂》-徐志摩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象  2020-11-10 …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目。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2020-11-10 …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  2020-11-10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A.没有圆规也能画成圆B.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  2020-12-01 …

为调查黄鹂的种群密度,用捕鸟网网获30只鸟,其中黄鹂5只,做标记后放回自然界,明年又网获了30只鸟,  2020-12-17 …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  2021-01-16 …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下题。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