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题目详情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甲文的作者是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_(人名);乙文的作者是____代的理学家__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谈笑有 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 亵 玩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表现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有何异同? ①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在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有何异同? ①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唐;刘禹锡;北宋;周敦颐 2、(1) 大儒,知识渊博的人; (2) 亲近而不庄重。 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显得简陋了)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①甲乙两文都运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②甲文主要以比喻和类比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乙文以“莲”自喻,同时用“菊”和“牡丹”衬托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意思对即可) 5、①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②甲文还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还委婉地讽刺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意思对即可) |
看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陋室铭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还是"孔子云:何陋之有?"?那孔子云:何陋之有?是什么? 2020-05-14 …
"陋室铭"故居——何陋之有?"陋室铭"故居——何陋之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020-05-14 …
《陋室铭》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2020-05-16 …
《陋室铭》1.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2.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020-05-16 …
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可能"何陋之有 2020-05-16 …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2020-05-16 …
1.《陋室铭》中采取了___修辞手法 2.《陋室铭》中采用___古代艺术手法 3.斯是陋室与何陋之 2020-05-17 …
陋室铭,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样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只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 2020-06-09 …
《陋室铭》是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 2020-06-20 …
《陋室铭》是唐代大诗人刘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