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威王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使他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个“善”字有哪些内涵?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联系课文简述理由。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 | ___ |
②王之 蔽甚矣 | ___ |
③谤讥于市朝 | ___ |
④小惠未 徧 | ___ |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威王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使他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个“善”字有哪些内涵?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联系课文简述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福:赐福,保佑;
②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蔽:被蒙蔽;
③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谤:公开议论指责;
④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偏:通“遍”,遍及,普遍.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句子翻译为: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②小大:大大小小;狱:案件;虽:即使;以:根据.句子翻译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③孰:谁,什么.孰与:连用表示比较.句子翻译为: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字词内涵的能力.“善”有“对、认为…正确”的意思,这个字首先表明齐王认同、接受邹忌的建议以及对邹忌的赞赏,肯定;再结合文章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齐王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等.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答题.答题时首先要表面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阐述.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不鄙”.
答案:
(1)①赐福,保佑②被蒙蔽③④通“遍”,遍及,普遍.
(2)①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②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③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①认同、接受邹忌的建议;②对邹忌的赞赏,肯定;③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④能认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决心大.
(4)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①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福:赐福,保佑;
②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蔽:被蒙蔽;
③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谤:公开议论指责;
④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偏:通“遍”,遍及,普遍.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句子翻译为: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②小大:大大小小;狱:案件;虽:即使;以:根据.句子翻译为: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③孰:谁,什么.孰与:连用表示比较.句子翻译为: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字词内涵的能力.“善”有“对、认为…正确”的意思,这个字首先表明齐王认同、接受邹忌的建议以及对邹忌的赞赏,肯定;再结合文章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齐王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等.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答题.答题时首先要表面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阐述.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不鄙”.
答案:
(1)①赐福,保佑②被蒙蔽③④通“遍”,遍及,普遍.
(2)①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②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③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①认同、接受邹忌的建议;②对邹忌的赞赏,肯定;③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④能认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决心大.
(4)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看了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丽丽去文具店买文具,当他走了4分之3千米时,距离家到文具店的中点还有4分之1千米,丽丽家到文具店共 2020-05-13 …
一些卡片数量如下:8张,16张,23张,46张.其中有些是丽丽的,有些是芳芳的.已知芳芳的张数是丽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端拱初,太宗闻其名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 2020-07-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 2020-07-13 …
一次考试中,小丽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81分,语文和英语成绩加起来172分,数学和英语成绩加起 2020-07-18 …
这个美丽的秋天.还可以什么来代替这句话?可以将美丽换一个词吗?美丽的晚霞染成了满天红.还能用什么表达 2020-11-03 …
讽在文言文中有那些解释比如:三思讽所司加法杀之 2020-11-29 …
小娜和小丽两人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文科偏好的小娜总是能得到擅长理科的小丽的热心辅导,而小 2020-12-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