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8分)(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文段 (8分)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 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其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的图景。同时“和 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 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 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小题1: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
▼优质解答
看了阅读下面文段(8分)(1)城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描写香猪的作文,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020-06-20 …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 2020-06-21 …
读图8和图9,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5分)(2)为 2020-07-21 …
语文老师要求以说明文的形式介绍一把尺子.要求介绍它的特点.功能.悬赏100财富.语文老师要求以说明 2020-07-2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下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 2020-11-13 …
英语翻译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特定地域或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形态,具 2020-11-21 …
关于诗经问题诗经对唐诗,宋词,元曲和现代诗歌的文学形式的影响,举例.诗经有什么特点(8点) 2020-11-29 …
一.亚洲文化:亚洲有1.()个,约占世界名族总数的2.().亚州有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分别是3.() 2020-12-06 …
读以下列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分析图3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图3丙和图2丁两 2020-12-08 …
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回答6〜8题。6.对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平坦B.波状起伏C 2021-01-13 …
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
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分)
扫描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