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题目详情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23. 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24.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23. 比喻或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的形容为能镇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风浪的威势。(写出一种手法1分,分析1分)

24. 恶风、黄流预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黜之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情; 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解析】

试题分析:

23.“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紧承上文,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先写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次写风涛气势之猛,有横压三江五湖之概。这里,“万骑千里”是眼前所见;“气压江湖”,是心灵激荡所感。这几句把“情为境移”、“心为事慑”的景况,写得十分突出。

24. 诗的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第五六两句:“岸上空荒火夜明,舟山坐起待残更。”表明险境之来,如此突然,难以拒抗。作者此刻身在舟中,任其颠簸,凝神远瞩,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风飘荡,送来点点微弱的光亮,只好在舟中坐起,静待更残,“长夜漫漫何时旦”,在风涛之夜,十分盼望黎明能及早到来。诗的末尾两句:“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以来,历尽人世的坎坷,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此时的萧萧头白,饱尝行路艰难的滋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还家去国之情,深感进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还家也罢,去国也罢,全是迫于世事,旅途艰难,以致有此时的迁徙,他由此感到了人生的悲痛。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点评:本题从诗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两个小题都不难,命题中规中矩,答案规范。注释部分补充了写作背景,对考生理解诗歌,知人论世很有帮助。

看了舟中二首(其一)①陈师道恶风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下列古文译文1.《礼记‧郊特牲》:「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  2020-06-17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陈胜王  2020-06-17 …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7—10题。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2020-06-17 …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  2020-06-17 …

麻烦将卫将军骠骑列传其中的一个选段如果上课的话请帮我把重地的字词解释以及重要的内容告诉我急后二岁,  2020-07-08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  2020-07-15 …

在公路上骑自行车应该骑顺道还是逆道?应该与汽车顺向行驶还是逆向行驶?  2020-12-15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  2020-12-17 …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亡:①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③  2020-12-19 …

请问GMAT陈向东《GMAT逻辑推理:分类思维训练及真题解析》的题目出处?我大致统计了以下这本书里大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