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

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味视.他圃尤胜,又不二价,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输.直。夜织屦,坚韧过革舄①,人争贸之以馈远。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少与张浚为布衣交,浚为相,驰书函金币属豫章帅及漕曰:“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能屈,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

帅、漕密物色,曰:“此独有灌园苏翁,无云卿也。”帅、漕乃屏骑从,更服为游士,入其圃,翁运锄不顾。进而揖之,翁曰:“二客何从来耶?”延入室,土锉竹几,地无纤尘,案上有《西汉书》一册。二客恍若自失,默计此为苏云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浃,遂扣.其乡里,徐曰:“广汉。”客曰:“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曰:“然。”客又问:“德远何如人?”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因问:“德远今何官?”二客曰:“今朝廷起张公,欲了此事。”翁曰:“此恐怕他未便了得在。”二客起而言曰:“张公令某等致公,共济.大业。”因出书函金币置几上。云卿鼻间隐隐作声,若自咎叹者。

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旦遣使迎伺,则扃②户阒然③,排闼入,则书币不启,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注释:①舄(xì):古代一种有木底的鞋。②扃(jiōng):门窗上的插关,此代指门。③阒(qù)然:寂静的样子。

8.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味他圃尤胜          视;比较

B.有则以周急应贷      羡:羡慕

C.长于知君子          第:只是

D.共大业              济:成就、完成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期直                     输:运输

B.假者偿                     负:违背

C.遂其乡里                   扣:询问

D.而翁已矣                   遁:隐匿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豫章帅、漕舍弃随从,化装成云游的文人,最终找到了苏云卿隐居的地方。

B.苏云卿种菜,讲求法度,菜品上乘,加上售不二价,因此蔬菜畅销,获利倍增。

C.张浚认为苏云卿是仅次于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苏云卿却认为张浚并非全才。

D.客人表明来意,苏云卿才豁然大悟,好像后悔刚才失言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

B.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

C.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

D.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

(2)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B

9.A

10.B

11.D

12.(1)希望(你们)能亲自到他家,一定要替我把他给请出来。 (2)两位客人极力邀请(苏云卿)与自己一同乘车回去,(苏云卿)推辞不肯,约定说他明早登门拜望(客人)。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B项“羡”:盈余、剩余。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A项“输”:缴纳。(“输”1.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运~。灌~。~出。2.送给,捐献:~纳。捐~。~将(jiāng)。3.败,负:~赢。~理。~了两个球。4.堕坏,败坏:~平(使其败坏)。5.表示,吐露:~实。~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和现代文里的实词是一样的,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本题所考的这几个实词,都是考查它们的一词多义现象。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中获“倍利”的是菜贩,而非苏云卿。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的B项属于张冠李戴的错误。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披荆畚砾、艺植耘芟、灌溉培壅、土焦草冻”等固定搭配的词组断句,再抓好句首、句尾标志词。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2.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关键词是“幸”希望、“造”拜访,到、“致”得到。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力请共载” 极力邀请(苏云卿)与自己一同乘车回去、“辞”推辞、“期”约定、“诘朝上谒” 明早登门拜望。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苏云卿,广汉人,绍兴年间,来到豫章东 湖,修筑庐舍居住在那里。对待邻里很有礼貌,无论贵贱老少都尊敬他,称他为苏翁.苏翁身高七尺,长着一副漂亮的胡子,不苟言笑,穿布衣草鞋,终年不换,未曾生病.

苏翁除去荆棘,用土筐运来石子垒成菜圃,耕耘、种植、除草,灌溉培土,都很有方法。即使酷暑严寒,土焦草冻,菜圃里也不缺少蔬菜,郁郁葱葱,四季菜品一应俱全。味道比其他菜圃更好。加上市不二价,菜贩获利加倍而且卖得很快,常常提前交付定金预订.他晚上编织草鞋,坚韧超过皮革做的木底鞋,人们争着买来馈赠远方亲友.因为这些原因,他不缺柴米,有盈余就用来周济急需和告借的人,借者不还,完全不放在心上.灌园之余,闭门高卧,或者整天端坐,高深莫测.

苏翁年轻时,与张浚乡布衣之交.张浚后来做了宰相,派人骑著马,带上书信�

作业帮用户 2017-04-26 举报
看了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  2020-04-0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chánchán,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  2020-05-16 …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  2020-05-16 …

极目兴凯湖这篇文章写了兴凯湖的景物包括()A.兴凯湖的波浪B.兴凯湖温暖时的情景  2020-06-19 …

《卖炭翁》这篇文章揭示的经济学意义是什么?想从经济学分析卖炭翁  2020-06-28 …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  2020-06-28 …

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湖光山色,乌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的文章和乐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8分)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  2020-11-04 …

你能举出2-3例类似的文化现象吗?在一篇名叫《千古醉翁亭》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文以山丽,亭以  2020-11-28 …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