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大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大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可知国民大革命的特点是以工农学兵大联合的形式在统一战线领导下打倒列强和军阀.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国民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2)根据“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意义主要是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民族复兴.
故答案为:
(1)特点: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动力是工农学兵各个革命阶级(或工农学兵大联合);在革命统一战线下进行(或者在国共合作的领导下进行).
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或举国抗战、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
影响:提升了民族意识;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2)根据“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意义主要是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了民族复兴.
故答案为:
(1)特点: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动力是工农学兵各个革命阶级(或工农学兵大联合);在革命统一战线下进行(或者在国共合作的领导下进行).
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或举国抗战、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
影响:提升了民族意识;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打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逆行P波说法正确的是()A.ⅠⅡ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B.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 2020-06-07 …
电视广告说回答问题方方一座城城里一营兵每开一次门就少一个兵答0分电视广告说回答问题方方一座城城里一 2020-06-27 …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屠杀1900年8月12日,八国联军兵抵北京郊区的通州城下,此刻城内已无清廷的武装力 2020-07-01 …
文言文牧野之战题目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 2020-07-10 …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 2020-07-13 …
洇湿的红春联阅读答案洇湿的红春联汤世杰风雨不解客意,骤然大了起来.拜访了一户农家,正待告辞,倒被檐 2020-07-24 …
波兹坦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相同之处是A.在人民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背景下发生B.都是苏联出兵协助 2020-11-02 …
下面是某同学收集下面是某同学收集与名胜古迹有关的对联.请你猜一猜下面两副对联是哪两个人物祠庙门前的对 2020-12-06 …
1945年8月,面对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苏联领导人却无法高兴起来.他们认为,美国的真正意图是()A 2020-12-30 …
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A.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B.古巴导弹危机C.苏联从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