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22题。雪――《野草》之八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它单调,它自己也以为不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22 题。

―― 《野草》之八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它单调,它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葫芦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它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里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它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它;对了它拍手,点头,嬉笑。但它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它的皮肤,寒夜又使它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它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绝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9 .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说: “ 记得不真切了 ” ,又说 “ 仿佛看见 ” ,这矛盾吗?为什么? (4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第四自然段开头,用 “ 但是 ” 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此段描写有两层含义,请写出来。 (4 分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这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主要用了什么写法?请简要分析。 ( 至少举两例说明 ) 。 (6 分 )

答: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

A .第一自然段,作者以画家的笔触绘制了一幅瑰丽多彩的江南雪景图 ―― 山茶、梅花、杂草以及嗡嗡地闹着的蜜蜂。

B .从第一自然段绘声绘色、静动交织的描写中人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春的气息。

C .第二自然段,作者特地选取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趣事加以渲染,让我们感受到南方人们生活的自由和欢愉。

D .结尾段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对它的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E .作者以炽热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写了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借朔方飞雪 “ 蓬勃地奋飞 ” 的情景,抒发了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透视】 19 题和 20 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21 题和 22 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 E 级。

【标准答案】 19 .不矛盾。 “ 记不真切了 ” 是指对蜜蜂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的印象不深刻; “ 仿佛看见 ” 是 “ 冬花 ” 的开放,洋溢着春的气息,给作者带来希望,一种对生命的向往。 ( 抓住蜜蜂采蜜的对象 ―― 山茶花、梅花以及冬花,别把 “ 蜜蜂 ” 作为作者描写的对象,丢掉了全句的中心部分。 )

20
. ① 实写,真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象; ② 虚写,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

21 .衬托 ( 反衬 ) 手法。 ① 以 “ 暖国的雨 ” 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 ② 用 “ 暖国的雨 ” 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结成冰雪的不幸; ③ 用记忆中江南雪野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22 . AC(A . “ 嗡嗡闹着的蜜蜂 ” 是作者回忆中的动人景象; C .把江南雪野烘托得更加有趣。 )

【思维发散】本文写于 1925 年 1 月 18 日,为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八篇。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家对鲁迅的生活背景及其文风都比较熟悉,阅读时可调动知识积累,深入理解。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在写法上有两个

特点:第一是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及动,逐渐展开。第二是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文章前一部分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记忆中江南雪的 “ 滋润柔艳 ” ,目的是用以衬托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描绘出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再借朔方飞雪 “ 蓬勃地奋飞 ” 的情景,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误区警示】鉴赏文学语言,应切记不能把它孤立起来分析,而是要做到联系作品的主题,联系形象特征,联系上下文,有的还要联系标题或文末注释、说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如果作品所描绘的是事物,则要在理解事物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看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联系时代背景,去探求它的特征和寓意,不能只浮于字面。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2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4.这些男孩在街道上跑步.5.天气非常冷,也许不久会下雨.4.这些男孩在街道上跑步。5.天  2020-05-13 …

人生,不过一杯茶,满也好,少也好,争个什么!浓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缓也好,那又如何?暖  2020-05-22 …

绘图题:请用判定表画出以下问题的行为逻辑。人们往往根据天气情况决定出门时的行装;天气可能下雨,也可能  2020-05-31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理解?有人说:第一句是写作者自己早上照镜子,为头发变白而愁.第  2020-06-09 …

1.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2.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  2020-07-01 …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出理由1.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  2020-07-01 …

1.浓眉倒竖兴奋低眉顺眼忧虑摧眉折腰发怒愁眉不展顺从眉飞色舞讨好2.冷冷清清温度低冷言冷语突然的冷  2020-07-15 …

英语翻译给自己的五句话1、再难也要坚持.2、再好也要淡泊.3、再差也要自信.4、再多也要节省.5、再  2020-11-24 …

巴金月的阅读答案巴金[标签:巴金阅读,巴金,]1.是抓住月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找出文章的相应句子加以说  2021-01-24 …

以下句子词序变化后意思差别最大的一句是()他家来客了——他家客来了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也许只  202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