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二

题目详情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二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李贽《藏书》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朱熹和李贽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又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五反映的思想与材料四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2)目的:继承和发展圣人的学说,创立人世间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从而达到...
看了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2020-06-16 …

为学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  2020-06-1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本属药材,其性能提神,止泻……唯吸食久甚者气弱中干,面灰齿黑,明知其害而不  2020-06-19 …

英语翻译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  2020-07-02 …

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  2020-07-02 …

英语翻译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也.夫材之用,国之栋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攸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  2020-12-12 …

英语翻译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