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与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福尔马林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高锰酸钾被还原B氯化钠晶体导电实验不导电晶体不存在离子CAgI悬
题目详情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与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福尔马林滴入高锰酸钾溶液 | 紫色褪去 | 高锰酸钾被还原 |
B | 氯化钠晶体导电实验 | 不导电 | 晶体不存在离子 |
C | AgI悬浊液滴入Na2S溶液 | 固体变黑 | Ksp(Ag2S)>Ksp(AgI) |
D | 测量H2CO3的电离常数 | Ka1>Ka2 | H2CO3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二级的电离起抑制作用 |
A. A
B. B
C. C
D. D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甲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中酸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被还原,故A正确;
B.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但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故B错误;
C.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AgI悬浊液滴入Na2S溶液,固体变黑,说明Ksp(Ag2S)sp(AgI),故C错误;
D.碳酸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第二步电离出的氢离子产生同离子效应,所以第二步抑制第一步电离,但电离平衡常数无法用肉眼看到,故D错误;
故选A.
B.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但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故B错误;
C.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AgI悬浊液滴入Na2S溶液,固体变黑,说明Ksp(Ag2S)
D.碳酸第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第二步电离出的氢离子产生同离子效应,所以第二步抑制第一步电离,但电离平衡常数无法用肉眼看到,故D错误;
故选A.
看了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与现象及结论或...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100g10%的食盐溶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填空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与 2020-03-3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 2020-04-11 …
导体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金属导电靠的是()酸碱盐水溶液导电靠的是()绝缘体不导体易导 2020-05-21 …
等体积溶液混合:若溶液的密度大于1g·cm-3,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大.且W混合>w1 2020-06-12 …
把浓度为20%、30%和50%的某溶液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为36%的溶液50升.已知浓把浓度为20 2020-07-21 …
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共热B.一氯甲烷和苛性钠的乙醇溶液混合 2020-07-29 …
关于复合导数的运算什么时候才用复合导数运算?例如书上有道例题(2x+3)^2就是用复合导数算得8x+ 2020-11-16 …
水的电导率影响水解溶液的电导率不?就是说在某种溶液中加入水量增大,增多的水量除了增大溶质的水解导致的 2021-01-13 …
电导池两极面积为2.5,两极距离为4,测的电阻为,2池中溶液的电导率为多电导池两极面积为2.5,两极 2021-01-13 …
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室温下,用0.100mol·L-1NH3·H2O滴定10m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