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知难行易辩论会反方都是问正方什么问题

题目详情
知难行易 辩论会 反方都是问正方什么问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词语】:知难行易   【注音】:zhī nán xíng yì   【释义】: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  【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诸君要知道知难行易的道理,”
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学说.中国古代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说法,历来为人们所遵奉.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感这种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一种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正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旧的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的勇气,孙中山提出了相反的命题:“行之非艰,而知之惟艰”,并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作为论证,说明人们在求得某一种科学知识以前,早就在那里实际地行动了.他还以美国革命和日本维新为例,进一步指出:若果有了“真知”的指导,“则行之决无所难”.据此,他认为,只要我们能毅然打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迷信,努力以赴,夺取革命胜利“诚有如反掌之易也”.  孙中山对于知难行易的整个论证,与他的行先知后思想紧密相联.他针对 “知易行难”之说,明确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的论断,这种行先知后、由行致知的思想,是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中的唯物主义内容.孙中山在肯定行先知后的同时,还极其重视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对于行的指导意义,他认为“知与不知”乃是革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孙中山说的“以行而求知”,“因已知而更进于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与“知”的辩证关系.
编辑本段意义
  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提出,有着思想解放的作用,但是他的知行学说也有严重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认识论上,他提出的知难行易和“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旧说同样是片面的.孙中山虽重视“行”的意义,认为先行而后知,但他又提出“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的知行分任说,不仅割裂了知和行的统一,而且为少数“先知先觉者”统治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孙中山所理解的“行”,主要是指“习练”、“试验”、“探索”、“冒险”等科学研究活动,是对实践活动的狭隘、抽象、直观的理解,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问题,不能正确说明人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看了知难行易辩论会反方都是问正方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几个成语的反义词(紧急!SOS)近义词:遥遥无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五彩缤纷反义词:小心翼翼失魂落魄  2020-04-25 …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  2020-04-27 …

辩论赛正方:朋友多好反方:朋友少好辩论赛正方:朋友多好反方:朋友少好两者的辩论词都要!  2020-05-20 …

开卷有益(辩论)论点在这星期内需要```说出正方与反方的总论点,要鲜明直接且不被反驳再要3-5条支  2020-05-21 …

英语翻译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  2020-06-10 …

节俭日要不要节俭辩论会-反方辩论词急需节俭日要不要节俭辩论会的反方辩论词,(能帮助我打倒正方最好)  2020-06-20 …

求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会正反方辩论词,两个都弄在一起,要有辩论会的感觉.正方发言完反方就要发言.  2020-11-21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A.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经济愿望B.都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总结  2020-12-02 …

认识论就是反映论,这是()A.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原则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的C.是可认识论就是  2020-12-10 …

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探究.知识回顾能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有:①水电解②活泼金属与酸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