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题目详情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焉    间:___      ②小惠未       徧:___
③神弗也    福:___      ④望其旗       靡:___
玉帛    牺牲: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5)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为: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遍”,普遍、遍及
③句意为: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福:赐福、保佑.
④句意为: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靡:倒下.
⑤句意为: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祭品,指猪、牛、羊等.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中重点词有: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句意为: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②句中重点词有:作,振作.再:第二次.三:第三次.
句意为: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消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曹刿主动参与国政,可见他是个爱国之人.并且知道把取信于民作为“可以一战”的资本,所以它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鲁庄公不知道打仗取胜应凭借什么,可见他的目光短浅,但是他能听取曹刿的纳谏,所以他是个善于纳谏的人.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意思是齐国是大国,害怕他有伏兵.鲁庄公的目光短浅体现在他不断地问曹刿各种做法的原因,即是“既克,公问其故”.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从第一段可知要取胜应该先取信于民,这是根本,从第二段可以得出要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还要注重战术.
答案:
(1)①参与   ②“徧”通“遍”,普遍、遍及  ③赐福、保佑  ④倒下  ⑤古代祭祀用的祭品,指猪、牛、羊等.
(2)①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消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3)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
(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或“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
(5)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看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心正则笔直》选择与“乃可为法”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乃重修岳阳楼B凡三往,乃见C尽其肉,乃  2020-04-26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咸去乃见思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B.罴乃煮  2020-05-16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咸去乃见思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B.罴乃煮  2020-05-16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2020-06-18 …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我要翻译这句话...  2020-06-23 …

将下面文言文段用斜线(/)断句。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  2020-08-01 …

A、钦宗在东宫知其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乃使蒙恬  2020-11-11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阅  2020-11-27 …

3.选出“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A.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B.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C.渐见愁煎  2020-11-30 …

解释下列句中的"乃"字衡乃穿壁引其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见其所欲画者()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