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据此回答: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

题目详情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据此回答: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是什么?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指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2)从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看出,此时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片面追求发展的高速度、浮夸风,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3)从材料三“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可知,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应从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等方面展开.
故答案为:
(1)工业化; 一五计划.
(2)片面追求高速度;大跃进或人民公社.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
看了“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  2020-06-16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有什么语法  2020-06-21 …

相见欢中勾勒出诗人孤单身影的词句是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为设么这个也是呢  2020-06-29 …

相见欢中能勾勒出诗人孤独的身影的句子诗中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烦乱或形容发某事难以处理解决相见欢中能勾勒  2020-06-29 …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2020-07-31 …

贵族的生活:画家往往在无意中勾勒出时代的痕迹。因而图象有时会成为比文字更加可靠的史料。中世纪画家为我  2020-11-13 …

美国学者米勒设计并进行了一个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从取出的样品中检查出氨基酸等有机物  2020-11-28 …

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  2020-12-05 …

开普勒的面积定律中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不同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也相等吗?老师从这个定律中诱导  2020-12-05 …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1979年的元旦社论提到  2020-12-09 …